20.要使視野中單個細胞最大,你認為應選用的顯微鏡鏡頭組合是(  )
A.1 和 4B.2 和 5C.3 和 4D.1 和 6

分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以及物鏡倍數(shù)越高,鏡頭越長;目鏡倍數(shù)越高,鏡頭越短.

解答 解:1、2、3一端無螺紋為目鏡,4、5、6有螺紋為物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越高,鏡頭越長;目鏡倍數(shù)越高,鏡頭越短;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少,細胞的體積越大.若要在視野內(nèi)看到的細胞最大,應選用放大倍數(shù)大的目鏡和物鏡,其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是短目鏡3和長物鏡4.
故選:C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熟悉目鏡、物鏡的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顯微鏡下觀察字母“d”,觀察到的物像是( 。
A.pB.bC.q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有些藥物常被封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以避免服用時對胃產(chǎn)生刺激.其原理是(  )
A.淀粉在口腔內(nèi)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B.胃能消化淀粉,使藥物慢慢滲出
C.胃不能消化淀粉,膠囊可經(jīng)胃進入小腸
D.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不能消化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8.在平常的膳食中,主要供能物質(zhì)主要來源于米飯和饅頭.√(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山頂上通常長有松、柏之類的針葉植物,卻很少有高大的楊樹、梧桐等闊葉植物.其決定因素是( 。
A.陽光的強弱B.空氣的流動C.溫度的高低D.水分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括號內(nèi)填寫標號,橫線上填寫文字)    
①屬于植物細胞的是圖A,判斷依據(jù)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②西瓜甘甜可口是因為液泡 內(nèi)的細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③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B]細胞膜、[C]細胞核、[D]細胞質(zhì).
圖中結構E能制造有機物,該結構是葉綠體.
④在細胞結構中,能控制物質(zhì)進出的是[B]細胞膜除此之外該結構還有保護功能.
⑤圖中起保護和支持作用的是[A]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動物中屬于爬行動物的是( 。
A.眼鏡蛇B.蟾蜍C.大鯢D.蜘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為蝗蟲各部分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蝗蟲的身體明顯地分為③頭部、④胸部、⑤腹部三部分.
(2)蝗蟲有發(fā)達的運動器官,包括3對足、2對翅,都著生在胸部.
(3)用手觸摸蝗蟲和蚯蚓的身體分別有什么感覺?蝗蟲的身體堅硬,蚯蚓身體柔軟.原因是蝗蟲的體表有一層堅韌的外骨骼,作用是保護、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
(4)蝗蟲的呼吸器官是氣管,分布在胸腹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皮膚的功能( 。
A.排出多余的氧氣
B.產(chǎn)生黑色素
C.屏障作用
D.排除多余的水分,少量的無機鹽和尿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