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
 
 的結果是使細胞的數(shù)目增多,細胞
 
 的結果是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
 
 的結果是形成組織.(用“生長、分裂、分化”填空)
分析:細胞通過分裂可以增加數(shù)量,但是億萬個細胞簡單地堆砌起來不能成為生物體,因為生物體是有嚴整結構的體系.只有當生物體的各種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統(tǒng)一整體時,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在多細胞生物體形成的過程中,核心的問題是細胞分化.
解答:解: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因此,細胞數(shù)目的增多是細胞分裂的結果;細胞體積增大是細胞生長的結果;隨著細胞的分裂,細胞數(shù)量增多,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逐漸出現(xiàn)了差異,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態(tài)和不同功能的各種細胞.這種由一般到特殊,由相同到相異的細胞變化的過程,叫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細胞群,這些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就是組織,因此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組織.
故答案為:分裂;生長;分化
點評:此題考查了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結果,較為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不大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吸入肺顆粒物.細顆粒物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
材料二: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廣東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顆粒,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chǎn)生全方位的影響.特別是,那些顆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復發(fā).對心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會有影響.”
材料三: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應,吸附了重金屬就有重金屬的危害,關鍵是要看吸附了什么東西.”
材料四:很多人為應對PM2.5的污染,選擇戴口罩.據(jù)專家介紹,即便是醫(yī)用口罩,防護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針對PM3以上的可吸入顆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時裝口罩就更別提了.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為了探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與車流量是否相關,我市某中學的同學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廣場周邊對空氣進行采樣,采樣時段與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 組別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時段 中午 下班時段
        (車流量最少) (車流量大) (車流量�。� (車流量最大)
        第1組 19 89 43 97
        第2組 22 83 38 98
        第3組 20 86 41 99(1)肺泡適于與氣體交換的特點:肺泡數(shù)量多,有助于擴大進行
        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
        的面積.肺泡外還包繞著豐富的
        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
        ,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
        上皮細胞
        上皮細胞
        構成,吸進的PM2.5的空氣中的部分物質會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這體現(xiàn)了生物學中結構與
        功能
        功能
        相適應的觀點.
        (2)哮喘是一種過敏反應,PM2.5中的有害物質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發(fā)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異物相當于免疫學中所說的
        抗原
        抗原

        (3)材料五的探究實驗中,同學們將“采樣時段”設置為該實驗的
        變量
        變量
        ,而其他條件都相同.
        (4)為減少實驗誤差,應對表中3個小組同學的數(shù)據(jù)做怎樣的處理?
        求平均值
        求平均值

        (5)根據(jù)上述統(tǒng)計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車流量越大,空氣中PM2.5的濃度
        越大
        越大
        .根據(jù)實驗結論,請你為我市空氣質量的改善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少開車、減少煙煤的燃燒等
        少開車、減少煙煤的燃燒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細胞的實驗步驟,請據(jù)圖回答:

        (1)如圖所示,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B→D→C→A→E→G→F
        B→D→C→A→E→G→F

        (2)使用顯微鏡觀察時,先要對光,此時可以轉動
        轉換器
        轉換器
        使光線通過通光孔進入到鏡筒內(nèi),為了能更快找到觀察目標,應使用
        (高或低)倍鏡.
        (3)對光完成后,把洋蔥鱗片葉表皮臨時裝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然后通過調(diào)節(jié)
        粗準焦螺旋
        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直到看到清晰的物象為止.結果發(fā)現(xiàn)細胞在左下方,為了使細胞在視野中央,則裝片應往
        左下方
        左下方
        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一段敘述:
        拿一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質量分數(shù)為0.9%的生理鹽水,取一根消過毒的牙簽在口腔壁上輕刮幾下,然后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涂抹幾下,然后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1)請糾正敘述中的兩處錯誤:
        刮取材料前應先漱口
        刮取材料前應先漱口

        蓋上蓋玻片后再在顯微鏡下觀察
        蓋上蓋玻片后再在顯微鏡下觀察

        (2)通常先用低倍鏡找到清晰的細胞圖象,若要詳細觀察位于視野左上方的某個細胞的結構,則應將載玻片向
        左上方
        左上方
        移動,使要觀察的細胞位于
        視野中央
        視野中央
        .轉換成高倍鏡后,用
        細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調(diào)至物像清晰.
        (3)該臨時裝片觀察之前最好用
        稀碘液
        稀碘液
        進行染色,以便觀察.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能否用清水?為什么?
        不能,0.9%的生理鹽水與人的體液相當,若用清水,細胞會吸水漲破
        不能,0.9%的生理鹽水與人的體液相當,若用清水,細胞會吸水漲破

        請你設計一個探究方案來探究,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要用0.9%的生理鹽水,而不能用別的濃度的鹽水,并預測實驗結果.
        方法步驟:填下表

        預測結果:
        1號載玻片上的細胞破裂,3號載玻片上的細胞皺縮,只有2號載玻片上的細胞完好
        1號載玻片上的細胞破裂,3號載玻片上的細胞皺縮,只有2號載玻片上的細胞完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你根據(jù)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法國的生物學家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他對法國的啤酒業(yè)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當時,法國的啤酒業(yè)在歐洲富有盛名,但啤酒在制作過程中,常常發(fā)生整桶啤酒變酸現(xiàn)象,這使一些酒商面臨破產(chǎn).1865年,里爾的一個酒廠主請求巴斯德幫他診治啤酒變酸的“病”.巴斯德答應并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而變酸葡萄酒和啤酒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yǎng)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經(jīng)過反復試驗,他找到了簡便而有效的“治病”方法:把酒放在50~60℃下加熱0.5h,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現(xiàn)在,超市里出售的牛奶就利用這種方法消毒.
        (1)巴斯德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釀制啤酒的主要微生物是
         
        ,而啤酒變酸主要是由于
         
        活動的結果.
        (2)通過巴斯德的實驗可知,殺死影響啤酒品質的微生物的方法是
         

        A.高溫   B.水分多少   C.光線明暗   D.營養(yǎng)成分
        (3)巴斯德通過用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了啤酒中的不同微生物,巴斯德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屬于
         

        A.實驗法   B.觀察法   C.調(diào)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分化和細胞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不同的組織B、細胞分化是在細跑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進行的C、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目增多D、細胞分裂后,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也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