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爾蒙特通過柳苗栽培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 。
A.植物生長需要的物質(zhì)從何而來B.水里有什么養(yǎng)料
C.氧氣從何而來D.無機鹽是怎樣吸收的

分析 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把一棵重2.3 kg的柳樹種在裝有90 kg土壤的桶里,只給柳樹澆灌雨水.5年后,柳樹的重量增加了76.7kg,而土壤的重量只減少了60 g.說明柳樹增加的重量來自于水,而忽略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解答 解:1629年以前,人們普遍認為:植物是“吃土”長大的.荷蘭科學家海爾蒙特卻對此提出了懷疑,于是他做了柳樹實驗: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5年后,柳樹長到了82千克,而稱一下泥土的質(zhì)量,大約只減少了90克.因此說海爾蒙特通過實驗認為,使柳樹增重的物質(zhì)是澆灌的雨水.所以海爾蒙特通過柳苗栽培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植物生長需要的物質(zhì)從何而來.
故選:A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海爾蒙特通過柳苗栽培實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閱讀以下實驗探究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線吊著一只小蝗蟲逗引一只饑餓的蟾蜍,蟾蜍會立即張口把小蝗蟲吃掉.
②換成用線吊著一只形狀和顏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卻沒有毒刺的盜虻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會像對待小蝗蟲那樣吞吃掉盜虻.
③接著用線吊著大野蜂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仍是張口去吞,不過大野蜂蜇了一下蟾蜍的舌頭,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來.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伏著頭不予理睬.
⑤改用盜虻再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
⑥最后,還是用線吊著小蝗蟲來逗引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蟲吃掉,顯示出蟾蜍并沒有吃飽.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①②③說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蟲的本能,這是先天性行為.
(2)實驗④說明了蟾蜍通過生活經(jīng)驗,對大野蜂有了識別,因而不再吞吃,這是學習行為.
(3)實驗⑤說明了蟾蜍利用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比高等動物的能力弱.
(4)實驗⑥證明了蟾蜍在實驗③④⑤中確實建立起新的學習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毒品的危害:會損害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降低人體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必須憑執(zhí)業(yè)醫(yī)師或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需要按醫(yī)囑服用的藥物是(  )
A.中藥B.西藥C.處方藥D.非處方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9.早上空氣清新,因此早上去公園鍛煉比傍晚去公園鍛煉好.×(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1)取一支試管,加入有抗凝劑的血液,待血細胞沉淀后,倒掉上層的血漿和部分血細胞,此刻留在試管內(nèi)的紅細胞呈暗紅色.
(2)然后將試管斜置10分鐘后,斜面的紅細胞呈鮮紅色;試管底部的紅細暗紅色.
(3)上述現(xiàn)象說明:血紅蛋白和氧結(jié)合或分離的條件與周圍環(huán)境中氧的濃度有關(guān).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jié)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
(4)人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qū),在最初幾天內(nèi),血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量會明顯增多,這樣可以有更多的血紅蛋白與氧結(jié)合,滿足人體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分開菜豆種子的兩個豆瓣,發(fā)現(xiàn)有一個結(jié)構(gòu)直接與豆瓣相連,該結(jié)構(gòu)是( 。
A.胚軸B.胚芽C.胚根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蚯蚓和沙蠶的相同點是(  )
A.身體由相似的體節(jié)組成B.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C.身體有外骨骼D.生活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