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為不屬于動物傳遞信息方式的是( )
A.烏賊用腕足捕捉食物
B.螢火蟲發(fā)光
C.狗沿途撒尿
D.蜜蜂跳“8”字擺尾舞
【答案】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的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從動物的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特點方面來解答.
解答:解:動物通訊是動物間的信息交流,常表現(xiàn)為一個動物借助自身行為或身體標志作用于其他動物(同種或異種)的感覺器官從而改變后者的行為.通訊是具有適應意義的行為,常見的通訊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過通訊異性個體得以交配,社群動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敵等動物之間通過動作、聲音、氣味、性外激素等進行信息交流.螢火蟲靠發(fā)光傳遞信息;狗靠氣味傳遞信息;蜜蜂靠動作來傳遞信息,烏賊用腕足捕食,不是同種動物群體內(nèi)的信息交流.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8?濱州)回答下列問題:
(1)失去雛雞的母雞能帶小貓,失去了雛鳥的美國紅雀能給金魚喂食,這是因為它們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后代,但它們哺育后代的本領并沒有消失,這是因為動物的本能是由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
決定的.這種行為屬于
先天性行為
先天性行為

(2)根的主要功能是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用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培養(yǎng)的幼苗比用蒸餾水培養(yǎng)的幼苗長勢健壯,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無機鹽
無機鹽

(3)在陰雨的天氣條件下,風媒花不能完成自然傳粉,為了保證產(chǎn)量,促要采取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

(4)果蠅的發(fā)育過程經(jīng)歷了
卵、幼蟲、蛹、成蟲
卵、幼蟲、蛹、成蟲
,而且幼蟲與成蟲的差別明顯,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wǎng)閱讀下列資料,分析回答問題.
資料1:鳥是人類的好朋友,從1981年起,每年的4~5月初確定一個星期為我國的“愛鳥周”.人們之所以愛鳥,不僅是因為鳥能給自然界帶來生機,給人類生活增添樂趣,還因為絕大多數(shù)鳥是益鳥,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有利.比如:杜鵑有“春的使者”的美稱,一只杜鵑一年能吃掉松毛蟲5萬多條;貓頭鷹被稱為“捕鼠能手”,它在一個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從鼠口“奪”回糧食1噸;啄木鳥堪稱“森林的大夫”,一對啄木鳥可保護33.3公頃林木不受蟲害.有些鳥類雖然不吃害蟲,但它是花粉、樹種的傳播者,如生活在熱帶的太陽鳥,經(jīng)常在花叢中飛來飛去起到傳遞花粉的作用.
資料2:家鴿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鳥類,它是由野生的原鴿經(jīng)過長期的人工馴養(yǎng)培育而成的.據(jù)史料記載,中國在公元前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人飼養(yǎng)家鴿.現(xiàn)在全世界已有1500多個家鴿品種,主要分成食用鴿、觀賞鴿、信鴿等三大類.結群活動和盤旋飛行是他們的行為特點.
資料3:在某地生活著幾種鳥,鷹就是其中一種,它的脖子較短,能捕食剛孵出不久的其他鳥的幼鳥;而鵝不捕食這些幼鳥,它的脖子較長.當剛剛孵出的幼鳥看到任何鳥類的影子時,它們就馬上將身體蜷縮起來.隨著幼鳥逐漸長大,當它們看到鷹的影子時仍然會將身體蜷縮起來,但它們看到鵡的影子時卻不再蜷縮.
根據(jù)以上信息,請回答:
(1)由資料1可知,鳥同其他動物一樣,在自然界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項中你認為哪項不是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在維持生態(tài)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
B.促進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
C.能幫助植物傳粉,傳播果實的種子
D.能夠凈化空氣,改善空氣質量
(2)由資料2可知,盤旋飛行是家鴿的行為特點,據(jù)此推測其身上最發(fā)達的肌肉是
 

A.軀干部的肌肉               B.腿部的肌肉
C.胸部的肌肉                 D.兩翼的肌肉
(3)家鴿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與肺相通的
 
輔助呼吸,以滿足飛行生活對氧氣的需要.
(4)在資料3中,剛孵出的幼鳥看到任何鳥類的影子時,它們就馬上將身體蜷縮起來.幼鳥的這種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屬于
 
(先天性、學習)行為,這種行為是由
 
決定的.請你預測一下,當看到如圖A、B兩種鳥的影子時,稍大一些的幼鳥會對
 
沒有躲避反應,從獲得途徑上看這屬于
 
(先天性、學習)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3屆山東省榮成市第三十二中學九年級初中生物總復習試卷(一)(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問題:
(1)失去雛雞的母雞能帶小貓,失去了雛鳥的美國紅雀能給金魚喂食,這是因為它們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后代,但它們哺育后代的本領并沒有消失,這是因為動物的本能是由      決定的。這種行為屬于          
(2)根的主要功能是                   ,用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培養(yǎng)的幼苗比用蒸餾水培養(yǎng)的幼苗長勢健壯,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
(3)在陰雨的天氣條件下,風媒花不能完成自然傳粉,為了保證產(chǎn)量,促要采取       
(4)果蠅的發(fā)育過程經(jīng)歷了                    ,而且幼蟲與成蟲的差別明顯,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省榮成市九年級初中生物總復習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問題:

(1)失去雛雞的母雞能帶小貓,失去了雛鳥的美國紅雀能給金魚喂食,這是因為它們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后代,但它們哺育后代的本領并沒有消失,這是因為動物的本能是由      決定的。這種行為屬于          。

(2)根的主要功能是                   ,用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培養(yǎng)的幼苗比用蒸餾水培養(yǎng)的幼苗長勢健壯,說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3)在陰雨的天氣條件下,風媒花不能完成自然傳粉,為了保證產(chǎn)量,促要采取       

(4)果蠅的發(fā)育過程經(jīng)歷了                    ,而且幼蟲與成蟲的差別明顯,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動物行為中,不屬于動物對環(huán)境影響的是
[     ]
A.昆蟲傳粉
B.蝗蟲啃食玉米葉
C.螞蟻覓食
D.青蛙捕食昆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