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7.圖1是“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材料的處理,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象,請根據實驗的方法步驟和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
(2)通常情況下,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流動情況.
(3)圖2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觀察者認為[1]是動脈血管,[2]是毛細血管,判斷的主要依據是紅細胞單行通過.
(4)實驗完畢后,小魚應該怎樣處理?將小魚放回魚缸.

分析 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圖中1是動脈,2是毛細血管,3是靜脈.

解答 解:(1)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并經常滴加清水,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
(2)小魚尾鰭內含色素,顏色深,視野較暗,因此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應該用低倍的顯微鏡,低倍鏡比高倍鏡的視野亮,看到的視野范圍廣.
(3)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圖中2是毛細血管,因紅細胞是單行通過的,1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動脈.
(4)實驗完畢后將小魚放回水中.
故答案為:(1)清水;保證小魚的正常呼吸;(2)低;(3)動脈;毛細;紅細胞單行通過;(4)將小魚放回魚缸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能夠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到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并能識別各血管的名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
B.鄭氏始孔子鳥化石證明,鳥類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類動物進化而來
C.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該生物生存的變異
D.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籃球比賽時,運動員體內發(fā)生一系列變化,不正確的是( 。
A.投籃過程中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B.球員間的默契配合主要受神經系統(tǒng)的調控
C.比賽中大量出汗體現(xiàn)了皮膚排泄和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
D.運動不慎導致皮膚破損,若不及時處理易引發(fā)感染,說明皮膚在免疫中發(fā)揮一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哪一項特征不是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
A.胎生、哺乳B.體溫不恒定C.體腔有膈D.體表被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人體部分呼吸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乙處的放大示意圖,箭頭表示氣體交換的方向.已知丁是血液中的血細胞,則下列相關敘述中哪個正確?( 。
A.甲是支氣管
B.氧的擴散方向主要是由丙到戊
C.呼氣時氣體主要由甲進入乙再由丁輸送
D.丙具有內外兩層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生命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驗證植物呼吸作用能否產生二氧化碳
B.“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中,用酒精直接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
C.探究“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必須控制的變量是煙草浸出液的濃度
D.“饅頭在人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可證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科學的六步洗手法,90%左右沾污在手上的微生物都能洗干凈.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裝置(如圖),設計了如下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該實驗提出的假設是洗手能減少手上細菌的數(shù)量.
(2)你認為該同學的設計不足的地方是缺少對照實驗.
(3)細菌在適溫、養(yǎng)料充足時,進行旺盛的分裂 生殖.在惡劣環(huán)境中,細菌會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休眠體--芽孢,以度過高溫、寒冷、干旱、輻射等不良環(huán)境.
(4)下列常見病中哪些是由細菌引起的②④⑥(多選).
 ①SARS(非典)  ②破傷風  ③禽流感  ④痢疾  ⑤足癬  ⑥肺結核  ⑦乙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班學生用乒乓球模擬生殖細胞來探究生男生女的幾率問題,實驗步驟如下
(1)提出問題:生男生女的幾率均等嗎?
(2)作出假設:生男生女的幾率均等.
(3)探究過程:①甲桶中裝入40個白球,乙桶中裝入白球和黃球各20個,分別搖勻;②分別從甲、乙兩桶中隨機抓取一個球,組合在一起,記下兩球的組合,將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搖勻;③重復②步驟30次,全班分7個小組,實驗記錄結果如下表
組別
組合
1234567合計
白球和白球組合16131514151714104
白球和黃球組合14171516151316106
(4)黃球模擬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填“精子”或“卵細胞”),白球模擬的生殖細胞中只含有X性染色體,甲桶的球代表女性(填“男性”或“女性”)的生殖細胞.
(5)如果抓出“白白”,則表示性染色體組成為XX,性別為女性,抓出“白黃”,則表示性染色體組成為XY,性別為男性.
(6)每個小組都要重復抓取30次而不是一、兩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減小誤差,避免偶然性
(7)分析實驗數(shù)據,生男與生女的比例是1:1,從而得出的結論是:生男生女是隨機的,機會是均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人體的精子、卵細胞、受精卵內的染色體分別為多少( 。
A.23對,23對,23條B.23條,23條,23條C.23對,23對,23對D.23條,23條,23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