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若在裝片上寫有字母“P”,顯微鏡下看到物像是d,若物像偏向左上方,應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使物像移到視野正中央.

分析 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fā)現(xiàn)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的中央.

解答 解:若在裝片上寫有字母“P”,顯微鏡下看到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顛倒的物像:d,若要將在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正中央,玻片應向左上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視野正中央.
故答案為:d;左上方.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9.“藕斷絲連”中的“絲”主要是保護組織.× (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生物興趣小組選用大豆作為實驗材料進行了探究,請回答相關問題:

(1)大豆種子在萌發(fā)初期,有機物的重量減少,原因是種子萌發(fā)時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當幼葉逐漸形成時,其體內有機物重量逐漸增加,其變化如圖甲所示:在時間t2點,相應的有機物重量最小,曲線達到最低點,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將已萌發(fā)的大豆幼苗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按照圖乙裝置進行組裝,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若紅色小液滴向左移動,可能的原因是大豆幼苗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
(3)如果實驗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為了使設計更加嚴謹,需要增設對照組,方法是設計與圖乙相同的裝置,將氫氧化鈉溶液改為等量的清水,此設計的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驗證實驗結果的方法步驟是在兩套裝置中各取一葉片進行脫色和碘液染色處理,觀察葉片的顏色變化.
(4)取對照組的一片葉子經過處理,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得到如圖丙的圖象,其中圖中標注的四個結構中,觀察到的藍色顆粒主要分布在[②]葉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人體的結構層次正確的是( 。
A.細胞→個體B.細胞→器官→個體
C.細胞→組織→器官→個體D.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花托上著生花的各部分結構,從外向內依次是( 。
A.花萼、花冠、雄蕊、雌蕊B.雌蕊、雄蕊、花萼、花被
C.雌蕊、雄蕊、花柄、花萼D.雄蕊、雌蕊、花冠、花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取一個成熟的番茄果實,撕下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吃的時候感覺有酸甜味,而且能看到一些“筋絡”.你認為番茄果實中可能含有( 。
A.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肌肉組織B.上皮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
C.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結締組織D.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下面是一份較為合理的早餐食譜:幾塊面包、一杯牛奶、適量的蔬菜和水果.請據圖回答:

(1)食譜中的面包,從圖一“平衡膳食寶塔”來看,屬于A類(填字母).圖二中曲線甲能表示它的消化過程.
(2)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它,因此應多食用圖一“平衡膳食寶塔”中的C類和D類(填字母)食物.
(3)圖二中,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小腸.它是人體內消化食物的最主要場所,它含有膽汁、腸液及胰液等多種消化液.
(4)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得夜盲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植物類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將以上植物分為①、②、④與③、⑤兩類,則分類依據是有無種子
B.⑤類植物葉內沒有輸導組織,因此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④屬于裸子植物,我們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實
D.③類植物為生物圈提供了約90%的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公雞的某一對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組成是AA,母雞這一相對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是aa.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的基因組成是A,卵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受精卵)將來發(fā)育成的小雞的基因組成是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