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能量是生態(tài)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在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開始于太陽輻射能的固定,結束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動的過程稱為能流,在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即能量往下一級傳遞只是傳遞上一級能量的10%~20%.
解答 解:(1)圖中的食物鏈有:浮游植物→小魚→海豹→虎鯨;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魚→海豹→虎鯨;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魚→企鵝→虎鯨;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須鯨→虎鯨;浮游植物→磷蝦→須鯨→虎鯨,共計5條.
(2)生態(tài)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構成南極海洋生態(tài)系統,圖中還缺少的一種重要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
在這個食物網中,企鵝吃大魚是為了獲取食物,因此企鵝與大魚的關系是捕食關系.
(3)生態(tài)系統中的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殘枝落葉和動物的骨骼、皮毛等難以被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地說,再輸入到下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yǎng)級.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中,營養(yǎng)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中,營養(yǎng)級越高,獲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數量就越少. 根據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的規(guī)律可知,圖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虎鯨.
(4)生物即能適應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有些魚類的體色會隨著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這說明生物能夠適應環(huán)境.
(5)有一時期,人們大量捕捉魚類,會使浮游植物數量的增多,結果造成該食物網被破壞.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度的,當外來干擾超過這個限度,將會破壞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
故答案為:
(1)5;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大魚→企鵝(或海豹)→虎鯨;
(2)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3)虎鯨;
(4)適應;
(5)浮游植物; 自動調節(jié);穩(wěn)定性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鰓和鰭 | B. | 鱗片 | C. | 肺和鰭狀肢 | D. | 鰓和游泳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出生率大大超過了死亡率 | |
B. | 醫(yī)療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 | |
C. | 生產力發(fā)展,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 |
D. | 自然災害減少,環(huán)境更適于人類生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胚胎是由精子直接發(fā)育而成的 | |
B. | 受精作用發(fā)生在子宮里 | |
C. | “試管嬰兒”由無性生殖獲得 | |
D. | 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血液里獲得氧氣好養(yǎng)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是人體神經系統中最發(fā)達的部分 | |
B. | 若②受損人將會出現身體平衡失調、運動不準確等癥狀 | |
C. | 在①中有許多管理人體生理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 | |
D. | ③是人體的脊髓,是連接大腦與軀干的通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