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轉(zhuǎn)變成( )
A.葡萄糖
B.麥芽糖
C.甘油
D.蔗糖
【答案】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nèi)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zhì)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解: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qū)⒉糠值矸鄯纸鉃辂溠刻�,當�(shù)矸酆望溠刻沁M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zhì)在小腸內(nèi)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
故選:B
點評:淀粉的消化終產(chǎn)物是葡萄糖,唾液淀粉酶只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甘油是脂肪的消化終產(chǎn)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下表中甲、乙兩只試管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淀粉液,在此基礎(chǔ)上請你設計一個探究淀粉類食物在口腔中變化的實驗.完成表格:

(1)實驗要在
>37
>37
度的溫水中處理.
(2)冷卻后加碘液,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甲試管
不變藍
不變藍
;乙試管:
變藍
變藍

(3)設置乙試管的目的是
作對照
作對照

(4)從上述的現(xiàn)象,我們得出的結(jié)論是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了麥芽糖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了麥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表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變化”的幾組實驗記錄:
    <var id="dqr4y"></var>

    1. 試管 加入的物質(zhì)(各2毫升) 溫度 試劑 加碘后的現(xiàn)象
      1號 淀粉糊+清水 80°C
      變藍
      2號 淀粉糊+唾液 80°C 變藍
      3號 淀粉糊+唾液 37°C 不變藍
      4號 淀粉糊+清水 37°C 變藍(1)3號和4號作對照,可以研究
      唾液
      唾液
      的作用.3號不變藍,原因是淀粉在唾液中的
      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
      的作用下變成了麥芽糖.
      (2)3號和
      2
      2
      號作對照可以研究溫度對淀粉分解的影響.由現(xiàn)象可以得出,溫度對淀粉發(fā)生變化
      影響.(填“有”或“沒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所做的“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1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攪拌;
      2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I.清水,并充分攪拌:
      3號試管:加入饅頭塊和2mI.唾液,不攪拌.
      將三支試管都放人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后觀察試管中饅頭的顏色的變化.實驗結(jié)果:1號試管不變色,而2號試管和3號試管中的饅頭變成藍色.
      結(jié)果分析:
      (1)1號試管中的饅頭碎屑沒有變色,原因是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
      麥芽糖
      麥芽糖

      (2)2號試管中饅頭碎屑變色的原因是
      清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
      清水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

      (3)若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擇取1號和
      3
      3
      號試管作對照.
      (4)如果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則只要
      2
      2
      號試管作為對照就可以了.
      實驗結(jié)論:
      (5)淀粉在人體消化道的
      口腔
      口腔
      部位就開始被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所做的“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1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攪拌;
      2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I.清水,并充分攪拌:
      3號試管:加入饅頭塊和2mI.唾液,不攪拌.
      將三支試管都放人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后觀察試管中饅頭的顏色的變化.實驗結(jié)果:1號試管不變色,而2號試管和3號試管中的饅頭變成藍色.
      結(jié)果分析:
      (1)1號試管中的饅頭碎屑沒有變色,原因是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
      了______.
      (2)2號試管中饅頭碎屑變色的原因是______.
      (3)若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擇取1號和______號試管作對照.
      (4)如果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則只要______號試管作為對照就可以了.
      實驗結(jié)論:
      (5)淀粉在人體消化道的______部位就開始被消化.
      魔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四川省資陽市簡陽市養(yǎng)馬中學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所做的“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1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攪拌;
      2號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和2mI.清水,并充分攪拌:
      3號試管:加入饅頭塊和2mI.唾液,不攪拌.
      將三支試管都放人37℃的溫水中保溫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加入2滴碘液,搖勻后觀察試管中饅頭的顏色的變化.實驗結(jié)果:1號試管不變色,而2號試管和3號試管中的饅頭變成藍色.
      結(jié)果分析:
      (1)1號試管中的饅頭碎屑沒有變色,原因是饅頭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
      了______.
      (2)2號試管中饅頭碎屑變色的原因是______.
      (3)若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應選擇取1號和______號試管作對照.
      (4)如果只探究唾液的作用,則只要______號試管作為對照就可以了.
      實驗結(jié)論:
      (5)淀粉在人體消化道的______部位就開始被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