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如圖1是顯微鏡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光結束時,從目鏡中應該看到的是明亮的視野.
(2)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③]物鏡,以免壓破玻片.
(3)如果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P”,透明紙上寫的應該是“d”.
(4)使用顯微鏡時,要把視野中的物像“P”從圖2甲所示狀態(tài)轉化為圖2乙所示狀態(tài),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B.
A.先將玻片標本往右上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
B.先將玻片標本往左下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C.先將玻片標本往右上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D.先將玻片標本往左下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
(5)用顯微鏡觀察制作好的臨時裝片,在鏡下已經找到觀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細準焦螺旋.
(6)觀察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污物,移動裝片污物不動,轉換物鏡污物仍不動,說明污物在目鏡上.

分析 圖中各結構的名稱為:①目鏡、②轉換器、③物鏡、④壓片夾、⑤反光鏡、⑥粗準焦螺旋、⑦細準焦螺旋.

解答 解:圖中各結構的名稱為:①目鏡、②轉換器、③物鏡、④壓片夾、⑤反光鏡、⑥粗準焦螺旋、⑦細準焦螺旋.
(1)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光線依次要通過反光鏡、光圈、通光孔、玻片標本、物鏡、鏡筒、目鏡,才能進入到人的眼睛.若顯微鏡視野是暗色,觀察的物像模糊,不清晰,甚至會看不出物像;只有從目鏡中看到的視野是白亮的時,觀察到的物像才會清晰.
(2)觀察時,先將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要正對通光孔,讓壓片夾壓�。缓笱劬粗镧R,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最低,這樣避免物鏡碰上玻片使兩者都受到損傷.
(3)顯微鏡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顛倒,左右也顛倒.做此類題有個小訣竅,就是把這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字母寫到一張小紙上,然后把這張紙旋轉180°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圖象了.所以將字母“P”旋轉180°后得到的字母是“d”.
(4)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左移動的.在甲圖中物像位于視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動移到視野中央.從圖甲到圖乙,圖象變大,所以應從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5)在顯微鏡的結構中,細準焦螺旋的作用除了可以較小范圍的升降鏡筒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調出更清晰地物像.
(6)反光鏡只是用來反射光線的,我們的視野看不到反光鏡上的東西,我們視野中能看到污點的位置只有目鏡、物鏡和玻片標本,在實驗中移動物鏡和玻片污點都不動,這就排除了污點在物鏡與玻片標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鏡上了.
故答案為:(1)白亮的;
(2)物鏡;
(3)d  
(4)B;
(5)⑦細準焦螺旋;
 (6)目鏡.

點評 顯微鏡的使用或操作錯誤,是生物實驗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我們只要認真地對待,有意識地去糾正它,克服它,熟練而正確地使用顯微鏡是完全可以做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藻類植物大多數生活在( �。�
A.潮濕的陸地上B.干燥的陸地上C.水中D.樹干的背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李嗚同學將兩棵同樣大小的健壯幼苗分別放在蒸餾水和肥沃土壤的浸出液中培養(yǎng),觀察如圖并問題.

(1)甲瓶中的溶液是蒸餾水,乙瓶中的溶液是肥沃土壤的浸出液,判斷的依據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種無機鹽,而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所以乙植株的生長狀況比甲植株好
(2)要使甲瓶中的幼苗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況,你認為應采取怎樣的措施?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yǎng)液,用營養(yǎng)液來培養(yǎng)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兩粒玉米種子已經度過了休眠期,但是,A種子被蟲咬壞了胚,B種子被蟲咬壞了一部分胚乳.在環(huán)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這兩粒種子的萌發(fā)情況是(  )
A.A、B兩粒種子都會萌發(fā)B.A種子會萌發(fā),B種子不萌發(fā)
C.A種子不會萌發(fā),B種子會萌發(fā)D.A、B種子都不會萌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2016年“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一對夫婦可生兩個孩子.有一對夫婦,準備再生育一個孩子,這對夫婦男為雙眼皮,女為單眼皮.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是受精卵 它一個新生命的起點,一般情況下,①形成的場所為輸卵管.
(2)父親產生的正常精子中染色體的數目是23條.
(3)遺傳學上把單眼皮和雙眼皮稱為一對相對性狀,假如一個性狀總是由父親直接傳給兒子,由兒子傳給孫子,那么,決定這個形狀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體上.
(4)已知雙眼皮是由顯性基因(B)決定的.若乙圖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狀的一對基因,則父親、母親的基因型分別是Bb、bb.
(5)這對夫婦生育第二胎為雙眼皮男孩的幾率是25%.
(6)若母親實施了雙眼皮美容手術,這種性狀不能(填“能”或“不能”)遺傳給后代.
(7)人類基因組計劃檢測了24(填數量)條染色體上的基因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在某草原生態(tài)系中,除了長滿了青草,還生活著奶牛、羊、老鼠、鷹和牧民等動物,根據食性的不同,草原上的動物可以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其中,奶牛、羊和老鼠是植食動物,鷹是肉食動物,牧民是雜食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下面是最早發(fā)現(xiàn)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萊明先生所進行的探究過程.觀察及對問題的認識:培養(yǎng)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圍的細菌沒有生長.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首先提出假設,接著設計并進行實驗:把青霉菌放在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后,觀察這些培養(yǎng)液對細菌生長的影響.結果:培養(yǎng)液阻止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1)作為這一實驗的假設最為恰當的是D.
A、青霉菌能產生有利于人類的物質             B、青霉菌污染了細菌生長的培養(yǎng)基
C、青霉菌可能產生了有利于細菌繁殖的物質  D、青霉菌可能產生了不利于細菌繁殖的物質
(2)結論是青霉素產生了不利于細菌繁殖的物質.
(3)為了證明青霉素確實是由青霉菌產生的而不是培養(yǎng)基中原有的,則應進一步設計對照實驗,其實驗方法是取兩只同樣的培養(yǎng)皿,并標號為甲乙,放入同樣的菌種培養(yǎng)液后高溫消毒,冷卻到常溫后接種菌種,其中甲培養(yǎng)皿中只接種細菌,乙培養(yǎng)皿中接種細菌和青霉菌,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yǎng),觀察培養(yǎng)皿中細菌的變化.若實驗結果為甲培養(yǎng)皿有細菌生長,而乙培養(yǎng)皿中沒有細菌生長,則能充分證明是青霉菌產生了可阻止細菌繁殖的物質,進一步實驗證明這種物質就是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白細胞體積大,數量少,具有細胞核.主要作用是將侵入人體的細菌的包圍、吞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下列各種科技成果中,屬于模仿動物而發(fā)明的是( �。�
①雷達�、谟詈椒、跜T機 ④薄殼建筑�、萑展鉄簦ɡ涔猓、扪和肝鰞x.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