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三種處理:①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1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②將饅頭碎屑與清水放入2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③將饅頭塊與唾液放入3號試管中不攪拌.如圖所示:
請分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______和______是對照實驗.
(2)以“唾液”為變量時,______和______是對照實驗.
(3)若將3支試管都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5~10分鐘后取出,______號試管中的物質遇碘后不變藍,分析其中原因是______.
(4)將3支試管都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的原因是______;①號試管中將饅頭碎屑與唾液充分攪拌的目的是______.
(5)結合實驗得出,饅頭的消化與______有關.
【答案】1號試管 3號試管 1號試管 2號試管 1 淀粉被分解了 酶在該溫度下催化作用最強 使唾液與饅頭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的分泌
【解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
(1)實驗中,為了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淀粉消化的促進作用,以1號試管和3號試管形成了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
(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1號試管和2號試管形成了以唾液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淀粉遇碘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1號試管中的饅頭經過切碎、攪拌后與唾液混合充分,在適宜的溫度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變藍.
(4)酶的催化作用受溫度的影響,在體溫下催化作用最強,因此在實驗中應將實驗裝置放在37℃左右的溫水中;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因此在實驗中應將饅頭碎屑與唾液充分攪拌.
(5)比較1號試管和2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知,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較1號試管和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知,因此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因此饅頭的消化既與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關,又與唾液的分泌有關.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的媽媽因病做了手術,他為媽媽準備了以下營養(yǎng)品,其中最有利于傷口愈合的是( �。�
A.蘋果、香蕉
B.面包、餅干
C.巧克力、橙汁
D.牛奶、雞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我國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更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A.發(fā)展畜牧業(yè)
B.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C.開展生態(tài)旅游
D.增加木材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紅色的莧菜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見紅色物質;若放入沸水中一燙,水立刻變成紅色.這個現(xiàn)象說明( )
A.在清水中沒有物質出入細胞
B.在清水中細胞膜沒有選擇透過性
C.沸水中細胞的色素分解成小分子
D.沸水使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實驗中,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象,請回答問題:
(1)魚生活在水中,用 游泳,用 呼吸,實驗時應用 將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
(2)圖2中[ ]是毛細血管,血流速度最 ,紅細胞 通過.
(3)[ ]是動脈,動脈內的血液流動離心臟越來越 (填“近”或“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