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節(jié)肢動物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數(shù)種超過100萬的動物.

分析 節(jié)肢動物中的昆蟲綱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昆蟲綱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最適應各種生活環(huán)境的一個類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蟲在100萬種以上,約占整個動物界種的2/3.昆蟲屬于動物界、節(jié)肢動物門.所以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動物類群是節(jié)肢動物.
故答案為:節(jié)肢動物.

點評 理解節(jié)肢動物的數(shù)量和主要特征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通過對蝸牛生理特征的實驗.我們知道蝸牛具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四種感覺,沒有聽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綠色植物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卷柏依靠根吸收水和無機鹽
B.海帶依靠葉吸收水和無機鹽
C.苔蘚植物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D.花生比蕨類更適于陸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能夠將糞尿分解的生物是( 。
A.綠色植物B.細菌和真菌
C.一些以糞尿為食物的動物D.不能被分解,只能存在于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長頸鹿進化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圖①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個體之間頸的長短存在著差異.
(2)圖②說明地球環(huán)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頸長的個體容易生存下來.那么,長頸的變異就是有利變異,短頸的變異是不利變異.
(3)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古代的長頸鹿個體之間存在著頸長、頸短的差異,頸長的個體由于能夠吃到高處的樹葉而容易存活下去,頸短的個體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死亡.
(4)從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動物的復雜行為需要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共同調控完成.動物越高等,行為越復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哪項不是毛細血管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充分進行物質交換的特點.( 。
A.毛細血管的內徑比較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B.毛細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C.管腔很小,管內血液速度最慢
D.毛細血管的起始端與最小的靜脈相連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至2013年5月3日,大陸確診H7N9禽流感148例,死亡27例;至5月22日,臺灣確診45例腸病毒感染病例;至5月23日,世界范圍確診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44例,死亡22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由三種病毒引發(fā)的疾病均具有傳染性,這樣的病毒在傳染學上被稱為病原體;對感染者進行隔離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
(2)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獨立的代謝能力,把它們列為生物的主要依據(jù)是能繁殖;這三種病毒具有不同的形態(tài)和致病性,根本原因是它們具有不同的遺傳物質.
(3)H7N9禽流感疫情發(fā)生后,內地出現(xiàn)搶購板藍根的現(xiàn)象.鐘南山院士提醒過多服用板藍根對人體有害.圖中顯示板藍根顆粒屬于非處方 (填“處方”或“非處方”)藥.
(4)接種疫苗能有效地預防傳染病,這種措施屬于計劃 免疫,若H7N9流感疫苗研發(fā)成功,那么接種疫苗后,人體能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具有相應的免疫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將左右兩邊相關的內容用線連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