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自然界中動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千差萬別,哪種描述是錯誤的是( 。
A.鳥類的身體大都呈現(xiàn)流線型,有與肺相通的氣囊
B.哺乳動物都是體表被毛,哺乳
C.魚屬于脊椎動物,體溫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D.蚯蚓身體分節(jié),因此蚯蚓屬于節(jié)肢動物

分析 (1)環(huán)節(jié)動物的特征是: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有體腔.
(2)魚類的特征是:終生生活在水中,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減少水的阻力,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體溫不恒定.
(3)鳥類的特征:有喙無齒,身體被覆羽毛,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起,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
(4)哺乳動物的特征:體表被毛覆蓋有保溫作用,體腔內有膈,牙齒分為門齒、臼齒、犬齒,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

解答 解:A、鳥類的身體大多呈流線型,利于減少飛行阻力,利于空中飛行,A正確;
B、哺乳動物體表被毛覆蓋有保溫作用,胎生哺乳,B正確;
C、魚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體溫會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C正確;
D、蚯蚓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D錯誤.

點評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各動物類群的特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20.始祖鳥的身體結構特征說明鳥類是古代的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孔雀開屏和仙鶴起舞,其主要的目的是( 。
A.向人們展示它的美麗B.吸引雌性,便于求偶
C.嚇走敵害D.尋找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圖1和圖2是細胞結構模式圖.請認真看圖并回答: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圖1是植物細胞模式圖.
(3)與圖1相比,圖2中沒有的結構是[1]細胞壁、[3]葉綠、[5]液泡.圖中[2]、[7]是細胞膜;[6]、[9]是細胞質;[8]、[4]是細胞核.
(4)圖中[3]是葉綠體,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5)圖中[1]是細胞壁,具有支持和保護功能.
(6)植物細胞的結構中,在顯微鏡下看不清楚的是A
A、細胞膜      B、細胞質     C、液泡       D、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明設計并實施了以下三個實驗,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實驗一:A瓶裝有萌發(fā)的種子,B瓶裝有煮熟的種子.小明觀察到A瓶蠟燭熄滅、B正常燃燒證明了種子種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
(2)實驗二:在進行實驗時,小明應先將C、D兩裝置放在環(huán)境中一晝夜,其目的是讓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再將兩個裝置放在光下2小時,分別摘取一葉片,進行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后,觀察到裝置D中的葉片變藍,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實驗三:在設計時小明在試管中滴加了適量的油滴,其作用是避免水分自然蒸發(fā),一段時間后小明發(fā)現(xiàn)裝置E的塑料袋內壁有許多小水珠,說明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葉.根據(jù)此實驗原理,為減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時可采用措施剪去部分枝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觀察如圖回答問題.

(1)在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草屬于生產者,圖中青蛙與吃蟲的鳥之間屬于競爭關系.
(2)如果此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有毒物質污染,食物鏈“草一食草昆蟲一青蛙一蛇一貓頭魔”中,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貓頭鷹.
(3)圖中屬于兩棲動物的是青蛙.
(4)圖中的貓頭鷹屬于鳥類,前肢變成翼,是它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之一.
(5)圖中兔、鼠、狐同屬于一個動物類群,它們的共同特征是;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6)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作生態(tài)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我們從嬰兒到青少年,個子長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  )
A.經(jīng)常喝牛奶B.父母的養(yǎng)育
C.參加體育鍛煉D.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顯微鏡的物鏡是45×,要觀察放大450倍的物象,應選擇的目鏡是( 。
A.12×B.C.10×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這是一位同學寫的一份關于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報告,由于被水浸漬,一些地方字跡已經(jīng)看不清楚(題目中畫橫線處),請你將它補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
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1)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2)假設: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3)設計方案:
①材料用具:20只鼠婦,濕潤的土壤,紙盒一個,紙板、玻璃板各一塊.
②實驗裝置:在紙盒里放上一層濕潤的土壤,以橫軸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玻璃板,一側蓋上紙板.這樣,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陰暗兩種環(huán)境.
(4)方法步驟:
①將鼠婦放入紙盒中,兩側的中央放入數(shù)量相等的鼠婦,靜置2分鐘.
②每分鐘統(tǒng)計一次明亮處和黑暗處的鼠婦數(shù)目,統(tǒng)計10次.
實驗記錄:
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下的鼠婦數(shù)目
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6分鐘7分鐘8分鐘9分鐘10分11分
明亮3222232212
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
(5)結論:光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喜歡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生活.
(6)問:做完實驗后,怎樣處理這些鼠婦?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中.
為什么實驗結束后要洗手?講衛(wèi)生.
這個實驗的變量是什么?光照.
為什么選用20只鼠婦而不用1只鼠婦呢?
如果只用1只做實驗,結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