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根據(jù)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分為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畟魅静〉念A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構成,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具有生命活動.人體的免疫分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對多少的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的免疫.
解答 解:(1)初春時節(jié),某中學的一名學生出現(xiàn)高燒、咳嗽、咽喉痛等癥狀后,陸續(xù)有多名學生出現(xiàn)類似癥狀.
經(jīng)醫(yī)生診斷,他們患上了同一種傳染病,該病通過空氣、飛沫在人群中傳播,屬于呼吸道傳染。l(fā)生這種傳染病后,學校立即對所有教室進行消毒,該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2)疫分為兩種,一種是非特異性免疫,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包括人體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線,對多種病原體有防御作用,另一種是特異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漸建立起來的,主要指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包括防御、自我穩(wěn)定、免疫監(jiān)視的三大功能,因此,過敏反應是人體的免疫功能的體現(xiàn).
(3)有的人對青霉素過敏,少量注射后就會發(fā)生休克,甚至死亡事件,這時因為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在這里青霉素相當于抗原.
(4)抗生素是非處方藥,必須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不能自行購買或任意加大劑量.
故答案為:(1)呼吸道;切斷傳播途徑;
(2)免疫;
(3)A;
(4)C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傳染病的概念和預防措施.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b為肺部毛細血管網(wǎng),則c中血液氧氣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減少 | |
B. | 若b為小腸處毛細血管網(wǎng),則c為含營養(yǎng)物質豐富的靜脈血 | |
C. | 若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網(wǎng),則c中為代謝廢物減少的靜脈血 | |
D. | 若b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網(wǎng),則c中為含營養(yǎng)物質增多的靜脈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些同學從小就不喜歡吃水果蔬菜導致身體中缺乏維生素 C,則可能患壞血病 | |
B. | 貧血的原因都是由于身體中缺少含鐵的無機鹽引起的 | |
C. | 人體具有保衛(wèi)自身的三道防線,其中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皮膚和黏膜 | |
D. | 細細咀嚼米飯會覺得有甜味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張家口市七年級上月考一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
(1)實驗室使用顯微鏡的順序是:取鏡和安放、_____、安放裝片、 觀察和收放共六步。
(2)通過轉動 和 可以調節(jié)視野光線的強弱。
(3)某顯微鏡目鏡有10×和20×,物鏡8×和45×,用這臺顯微鏡觀察要使看到的視野范圍中的細胞數(shù)最多應選用的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分別是: 倍和 倍 。
(4)當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時,需轉動 ;為了使物像變清晰,應調節(jié)[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臺營學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使“鉆天楊”主干長得筆直高大,側枝長得少,栽培時應注意
A.保護側枝的側芽 B.保護主干的頂芽
C.摘除主干的頂芽 D.保護側枝的頂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