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之所以能夠在有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huán)境中存活,是因為我們?nèi)梭w共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以上兩道防線的特點是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其特點是出生以后才產(chǎn)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

分析 (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表:

組成功能免疫類型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阻擋殺死病原體,清除異物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溶解、吞噬和消滅病菌非特異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原體特異性免疫
(2)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
(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解答 解:人之所以能夠在有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huán)境中存活,是因為我們?nèi)梭w共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以上兩道防線的特點是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其特點是 出生以后才產(chǎn)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 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皮膚;黏膜;體液;殺菌物質;吞噬細胞;人生來就有的;非特異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出生以后;特異性免疫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線的組成以及免疫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鳥的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氧氣從何而來呢?試利用下面的材料用具,設計一個實驗加以探究.
材料用具:雞卵30只、大燒杯(內(nèi)裝約$\frac{1}{2}$的黃砂)、石棉網(wǎng)、三腳架、酒精燈、凡士林、恒溫箱等.
提出假設:卵殼上有氣孔且胚胎能通過它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實驗方案:①取10枚雞卵,將它們的鈍端埋在成有黃砂的燒杯中(約$\frac{1}{2}$),把燒杯放在有石棉網(wǎng)的三腳架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卵殼表面發(fā)生的變化;②取另外的20只雞卵,均分為A、B兩組,A組全部均勻涂抹上凡士林,B組不做變化;將A、B組雞卵放入到孵化箱,21天后取出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預測:①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卵殼表面有小水珠生成.②A、B兩組雞卵,均勻涂抹凡士林的A組沒有孵化出小雞,為涂凡士林的B組雞卵孵化出了小雞..
實驗結論:卵殼上有氣孔且胚胎能通過它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哪項不是蛔蟲病的感染途徑( 。
A.喝了帶有蛔蟲卵的水B.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魚蝦
C.吃了沾有蛔蟲卵的生的瓜果蔬菜D.用沾有蟲卵的手去拿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是人縮手反射的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感知高溫物體的部位是[A]感受器.
(2)獲得的信息由[D]傳到脊髓中的[C]神經(jīng)中樞.
(3)信息處理后,指令由[B]傳遞到[E]效應器,做出反應,手便縮回.
(4)在滅火現(xiàn)場,有時為搶救被火圍困的人,消防隊員會托住遇到高溫的物體并堅持一段時間.此時是大腦參與下的有意識的高級行為,這說明大腦是神經(jīng)中樞,它能控制脊髓中較低級的神經(jīng)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表示人體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模式圖,數(shù)字①~⑥表示人體的某些生理活動,字母a~f代表人體內(nèi)某些物質.請據(jù)圖回答:
(1)完成圖中過程①的主要器官是小腸,該器官中能參與淀粉化學性消化的消化液有2種.
(2)過程②是依靠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物質c濃度最高的部位是組織細胞.
(3)進入肺泡的b透過肺泡壁和進入血液,進入組織細胞的a和b,在細胞中反應釋放出能量,供人體各項生理活動及維持體溫,進行該過程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寫出結構名稱),請寫出該過程的反應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4)健康人體內(nèi)的d液與f液相比,f液中不含有的物質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f液經(jīng)醫(yī)院化驗發(fā)現(xiàn)了許多大分子的蛋白質,說明他腎臟的腎小球部位發(fā)生了病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地區(qū)原來的樺尺蛾體色較淺,后來隨著工業(yè)的發(fā)達,深色樺尺蛾的數(shù)量增多.樺尺蛾的兩種體色究竟與環(huán)境有何關系,可用下述方案探究.請完成下述實驗步驟并回答問題:
(1)實驗步驟:
①選擇工業(yè)污染區(qū)A和非工業(yè)污染區(qū)B;
②收集深色樺尺蛾、淺色樺盡蛾各400只,并在翅下用顏料做好標記;
③在A、B地區(qū)釋放淺色樺尺蛾和深色樺尺蛾各200只;
④一段時間后用誘蛾燈誘捕,記錄、統(tǒng)計結果.
⑤實驗數(shù)據(jù)結果統(tǒng)計如下表:
地區(qū)項目淺色樺尺蛾深色樺尺蛾
工業(yè)污染區(qū)A釋放數(shù)200200
回收數(shù)32112
B釋放數(shù)200200
回收數(shù)12628
(2)由以上實驗可以預測在工業(yè)污染區(qū),深色樺尺蛾的數(shù)量會增加;如果嚴厲禁止污染,工廠的煙量大大減少,淺色樺尺蛾的數(shù)量會增加;這說明生物對環(huán)境具有適應性,長此以往,樺尺蛾的體色形成了一種保護色,根據(jù)達爾文理論,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3)樺尺蛾的幼蟲對樺樹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對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噴灑藥劑毒殺為主.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往往會傷及其他昆蟲和以這些昆蟲為食的鳥類,這不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為診斷成年人貧血的原因,需作骨髓穿刺抽驗紅細胞,抽取的部位是骨的(  )
A.骨膜B.骨松質C.骨密質D.骨髓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國等國先后發(fā)生甲型H1N1流感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開始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高到5級.請回答下列問題:
(1)目前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的“甲流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看,它屬于病原體;從免疫的角度來說,它屬于特異性免疫.
(2)日常生活中預防甲型H1N1流感,應該勤洗手,并徹底洗凈;與病人密切接觸者應戴醫(yī)用口罩.同時,對于已經(jīng)患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等.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看,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分別是切斷傳播途徑和控制傳染源.
(3)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稱,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甲型H1N1流感疫苗最快要人們可通過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獲得免疫,這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注射過麻疹疫苗的人,對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這是因為抗體具有專一性,即只能將麻疹病毒殺死,而不能將侵入的其他病毒殺死,因此這屬于人體的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請據(jù)圖回答:

(1)A、B、C所代表的生物,具有莢膜、鞭毛的是B(填寫英文字母),DNA其體內(nèi)有[②]集中的區(qū)域;A的細胞內(nèi)有(填“有”或“無”)成形細胞核;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C(填寫英文字母).
(2)A利用[①]孢子繁殖后代; B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A、B兩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都是作為“分解者”的角色參與物質循環(huán).
(3)面包發(fā)霉是由A類生物引起;流行性感冒多數(shù)是由C類生物引起;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與B類生物的細胞結構類似(該題3空均填寫英文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