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普利斯特萊的實驗不能說明( 。
A.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
C.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D. 蠟燭的燃燒需要消耗氧氣
【答案】C
【解析】
普利特利的實驗
實驗二當玻璃罩內小白鼠進行呼吸作用都需要氧氣,蠟燭燃燒也需要氧氣,同時產生二氧化碳,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作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該選項正確,A不符合題意。實驗二中蠟燭能正常燃燒、小白鼠正;钪,說明它們都得到充足的氧氣,而裝置內的氧氣只能由綠色植物提供,因此證明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故該選項正確,B不符合題意。在普利特利實驗中,實驗裝置的設置中沒有設置水這一因素,從該實驗中不能得出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這一結論,故該選項錯誤,C符合題意。從實驗一看出沒有氧氣蠟燭就會熄滅,說明蠟燭燃燒需要氧氣。故該選項正確,D不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H7N9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家禽等致病(即H7N9禽流感),還可以通過家禽等傳播給人并致病.禽流感疫苗帕拉米韋(即H7N9疫苗)在廣泛應用之前已經進行了動物實驗,該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1)H7N9病毒因為沒有_____結構,所以不能獨立生存,只能進行_____生活.
(2)注射H7N9疫苗的A組小雞在注射H7N9病毒后能正常生活,推測:其體內產生了被稱為_____的蛋白質,從而獲得了_____(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這種免疫屬于_____(人工免疫、自然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糧食問題依舊十分嚴峻,饑餓和營養(yǎng)不良人困擾著人類。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過程和原理,提高糧食產量顯得意義重大,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黃金食品”,下面是對玉米各種生理活動的探究過程,請分析作答:
(1)每粒玉米都是由____________發(fā)育而來。
(2)將30粒經過清水浸泡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3組,分別做如下處理:
組別 | 1 | 2 | 3 |
處理方式 | 將胚乳全部切掉 | 將胚乳切掉一半 | 不做處理 |
幾天后,第1組種子沒有萌發(fā),第2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纖弱,第3組種子萌發(fā)長成的幼苗健壯,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一是玉米種子在萌發(fā)成幼苗過程中,細胞干重變化的曲線,其中BC段曲線上升的原因是幼苗進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一株玉米幼苗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在燒杯中滴加油滴,讓油滴鋪滿水面,再將燒杯放入廣口瓶中,蓋上玻璃片,如圖二所示。
①將該裝置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后,玻璃瓶內壁上出現(xiàn)了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植物體內水分通過葉片上的_____________散失到了體外。
②將該裝置置于光下4小時后,將快要熄滅衛(wèi)生香放到瓶口,觀察到衛(wèi)生香復燃,據此現(xiàn)象能夠得出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用此裝置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應將裝置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環(huán)境中。
(5)圖三是單株玉米光合作用強度與種植密度的關系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與D點相比,E點單株光合強度明顯減弱,此圖給我們的啟示是,栽培農作物時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圖甲是陽陽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視野,圖乙是欣欣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金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情況,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圖甲中的②具有細胞核,能夠吞噬病菌
B. 圖甲中的③數(shù)量最多,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C. 圖乙中a、b、c三條血管分別是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 若圖乙表示肺部血管,則血液流經b后靜脈會變成動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指、正常指是一對相對性狀。A控制顯性性狀,a控制隱性性狀。下圖為小明家的遺傳系圖譜,請分析作答:
(1)多指為________(選填“顯性”或“隱性”)性狀。
(2)小明爸爸、媽媽的基因組成分別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妹妹的多指基因來自第一代的1號的幾率是__________。
(4)小明父親把多指基因傳遞給妹妹的“橋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