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fā)展,上肢則解放出來,能夠使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

分析 人類和現(xiàn)代現(xiàn)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 解: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探究生物進化奧秘的過程中,他提出了人類和現(xiàn)代現(xiàn)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約1000萬年~2 000萬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里,像現(xiàn)在的黑猩猩那樣,過著以樹棲為主的生活.后來隨著氣候逐漸向干燥寒冷轉變,大片的森林變成了稀樹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古猿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有差異,從而產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滅絕了;有一部分古猿從森林邊緣退向深處,繼續(xù)過著樹棲生活,逐漸演化成了現(xiàn)代的類人猿.
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逐漸能夠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著直立行走的方向發(fā)展,上肢解放出來,臂和手逐漸變得靈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久而久之,人類祖先的雙手變得越來越靈巧,大腦也越來越發(fā)達.在這個過程中,它們還產生了語言和意識,逐漸形成了社會.就這樣,經(jīng)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古猿逐漸進化成人類.
故答案為:直立行走; 上肢;

點評 掌握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生物生存必然發(fā)生生存斗爭的原因是( 。
A.生物好斗的本性
B.競爭是自然存在的
C.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空間等資源是有限的
D.為了產生更好的后代和得到更多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擬態(tài)的是.( 。
A.枯葉蝶停在樹枝上模樣像枯葉
B.某些無毒蛇具有酷似毒蛇的鮮艷色彩和斑紋
C.某種昆蟲的體色與樹干、樹葉的色彩相似
D.西藏野牛休息時與巖石狀態(tài)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家蠶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產生后代,它的幼蟲與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fā)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7.卵白外面包裹著卵黃膜×(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較早提出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著名進化論創(chuàng)立者是達爾文.并且提出人類的誕生地可能是在非洲.
(2)圖中A的生活方式是由樹棲生活為主轉變到陸地生活,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的消失,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的運動方式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使前肢解放出來,能夠使用簡單的工具取食和御敵.
(4)在與大自然的斗爭過程中,人類從使用簡單工具到自己制作工具,并且越來越復雜,使得人的大腦越來越發(fā)達,并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產生了語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這23對染色體中一般包含( 。
A.46個DNA分子B.46對DNA分子C.23個DNA分子D.很多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小腸的下列特點與消化功能無關的是( 。
A.小腸長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B.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皺襞和小腸絨毛
C.小腸絨毛內分布著大量的毛細血管
D.小腸絨毛之間是腸腺的開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細胞中有這種作用的能量轉換器是( 。
A.葉綠體B.線粒體C.動力車間D.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