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饅頭碎屑或塊 | 適量碎屑 | 適量碎屑 | 適量饅頭塊 | 適量碎屑 | 適量碎屑 |
唾液有無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2mL唾液 | 2mL唾液 |
是否攪拌 | 攪拌 | 攪拌 | 不攪拌 | 攪拌 | 攪拌 |
溫度 | 37℃ | 0℃ | 100℃ | ||
加入碘液 | 2滴 |
分析 (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shè)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jié)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遇碘變藍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范圍).
解答 解:(1)“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因此,應(yīng)選用1、3 號試管進行對照實驗.1號試管中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將淀粉消化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試管3中適量饅頭塊、不攪拌,唾液與饅頭中的淀粉沒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所以觀察到3 號試管的實驗現(xiàn)象是變藍(變藍、不變藍).
(2)1、4、5號試管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溫度,因此“如果選用1、4、5號試管進行實驗”,其探究的問題是:溫度對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響?
(4)“如果1 號試管的實驗現(xiàn)象未達到預期效果,呈現(xiàn)淺藍色”,則可能的原因是實驗時間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攪拌不充分或饅頭碎屑偏多)(寫出一種即可)
故答案為:(1)1、3;變藍
(2)溫度對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響?
(3)實驗時間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攪拌不充分或饅頭碎屑偏多)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能促進淀粉的消化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為氮肥、磷肥、鈣肥 | |
B. | 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根據(jù)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 | |
C. |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 |
D. | 種子植物可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的①④⑤構(gòu)成了花的雌蕊 | |
B. | 圖2中的④將發(fā)育成雛鳥 | |
C. | 圖3中的曲線AB段膈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 | |
D. | 如4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含有3條食物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精卵在人體內(nèi)形成的場所是輸卵管 | |
B. | 雞卵受精后胚盤將發(fā)育成雛雞 | |
C. | 雌青蛙產(chǎn)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 |
D. | 家蠶的發(fā)育是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