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至今仍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進行了模擬實驗,開辟了通過實驗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徑。米勒認為原始大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氨、氫氣和水蒸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
60年代以來,相繼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科學事實。
資料1: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經研究揭示,月球表面許多環(huán)形山是隕石坑。它們是在月球剛形成時被大量天體撞擊造成的。這表明太陽系初期,天體碰撞頻繁,地球也不會例外?梢酝茰y,那時地殼比較脆弱,到處火山爆發(fā),地球表面溫度極高,即使有少量的甲烷和氨氣放出,也會立刻被高溫和極強的紫外線輻射裂解成二氧化碳、氫氣和氮氣。
資料2:天體學家已發(fā)現(xiàn)數(shù)十種星際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際空間的分子),它們大多是有機化合物。1969年墜落在澳大利亞麥啟遜鎮(zhèn)的隕石中含有氨基酸…
1.結合米勒的觀點,指出以上資料哪些不支持米勒實驗的結論,請簡要說明。
2.根據(jù)資料2,你會提出什么假設?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亮點激活 濟南版八年級生物(下)知能評估卷 題型:04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至今仍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進行了模擬實驗,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提供了證據(jù)。
資料一: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經研究知道,太陽系初期,天體碰撞頻繁,可以推測,那時地殼比較脆弱,到處火山爆發(fā),地球表面溫度極高,即使有少量的甲烷和氨氣放出,也會立刻被高溫和極強的紫外線輻射裂解為二氧化碳、氫氣和氮氣。
資料二:20世紀七八十年代,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35億年前的、由多細胞組成的、結構復雜的絲狀微生物化石。由此可推斷,生命起源很可能在40多億年前就已發(fā)生,那時地球剛形成不久因此生命有可能來源于其他星球。
資料三:天文學家已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十種星際分子(星際空間的物質),它們大多是有機物,1969年墜落于澳大利亞麥啟遜鎮(zhèn)的隕石含有非地球的氨基酸。
結合米勒實驗,指出以上資料哪些不支持米勒實驗的結論,請簡要說明。(不超過25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期末題 題型: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