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范圍內(nèi)只能看到一直行相連細胞中的8個,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沿這行細胞的方向所能看到的細胞數(shù)是( 。
A.少于8個B.8個C.16個D.32個

分析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物鏡放大倍數(shù)與目鏡放大倍數(shù)之積.

解答 解: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O×、物鏡為1O×時,此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10×10═100倍;當目鏡不變,物鏡變成40時,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10×40═400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的范圍越小,觀察到的細胞的個體就越大,細胞的數(shù)目就越少;當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由100倍變?yōu)?00倍時,放大倍數(shù)變?yōu)樵瓉淼?倍,視野的范圍應(yīng)變?yōu)樵瓉淼乃姆种唬毎臄?shù)目也應(yīng)變?yōu)樵瓉淼乃姆种唬约毎臄?shù)目為8÷4═2個.
故選:A.

點評 理解掌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的大小與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量多少之間的關(guā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從一個細胞到一個生命,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神奇和母親的不容易:
(1)我的生命開始于一被稱為受精卵的細胞,出生前的我舒適地生活在媽媽肚子的子宮里,每時每刻,都能通過臍帶和胎盤從媽媽那獲得營養(yǎng).
(2)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中生出來的過程叫做分娩.
(3)隨著“哇”的第一聲啼哭,我的呼吸系統(tǒng)開始工作了,其中的肺是我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據(jù)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zhì)交換示意圖回答:
(1)C細胞是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因為細胞內(nèi)含有血紅蛋白物質(zhì).
(2)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其功能是有利于進行物物交換
(3)毛細血管內(nèi)徑僅有8~10微米,只能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b」上皮細胞構(gòu)成;管內(nèi)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zhì)交換
(4)A是氧氣,它在C細胞中的存在方式是氧合血紅蛋白;在a細胞中的作用是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5)B物質(zhì)是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產(chǎn)物,它滲透到血漿中后運輸?shù)胶粑到y(tǒng)排出體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淀粉能夠在人的口腔中轉(zhuǎn)變?yōu)辂溠刻牵且驗槿说耐僖褐泻惺裁次镔|(zhì)( 。
A.B.C.淀粉D.麥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是( 。
A.卵巢B.輸卵管C.子宮D.胎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離不開生物,生物是人類( 。
A.食物的來源B.能量的來源
C.生活用品的直接或間接來源D.以上都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花的那些特點能吸引昆蟲( 。
A.顏色B.香味C.花蜜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1.軟體動物都有貝殼.×. (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