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如圖1的曲線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產生氧氣與消耗氧氣的情況(不考慮溫度因素).A、B、C為曲線上的三個點,D為橫坐標上的點.圖2表示植物體內有關生理作用示意圖,其中①、②為相關氣體.請分析回答問題:
(1)綠色植物進行的與產生氧氣有關的生理活動是光合作用,此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葉綠體.
(2)在A點植物進行的與消耗氧氣有關的生理活動是呼吸作用.
(3)若②代表水蒸氣,則水蒸氣是通過蒸騰作用(生理過程)散失到大氣中的,葉片上氣孔張開和閉合受保衛(wèi)細胞控制.
(4)為了探究提高生態(tài)園內蔬菜產量的科學方法,同學們選擇蘿卜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他們在三個溫室中分別種植了相同的蘿卜幼苗,溫室內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情況如下表所示(每個溫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條件相同)
 溫室 A B C
 二氧化碳濃度 0.03% 0.1% 0.1%
 溫度 20℃ 20℃ 30℃
①為探究溫度對羅比幼苗光合作用的強度的影響,他們應該選擇B、C兩組進行對照實驗.
②溫室B中的蘿卜幼苗比溫室A中的蘿卜幼苗長得快,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③為探究二氧化碳濃度對蘿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不能選用A、C兩組進行實驗,理由是不能,因為變量不唯一.

分析 (1)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意義是: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同時放出氧氣供生物呼吸利用,是生物界中的能量源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促進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呼吸作用的意義是釋放出能量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
(4)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5)圖1中的曲線表示了植物體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產生氧氣與消耗氧氣的情況,曲線A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大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BC段表示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逐漸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至C點后,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光照的增強而增強.

解答 解:(1)光合作用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因此綠色植物進行的與產生氧氣有關的生理活動是光合作用,此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葉綠體.
(2)呼吸作用反應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從圖示可知,在A點植物消耗氧氣,因此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進行的場所是線粒體.所以在A點植物進行的與消耗氧氣有關的生理活動是呼吸作用.
(3)若②代表水蒸氣,則水蒸氣是通過蒸騰作用(生理過程)散失到大氣中的,葉片上氣孔張開和閉合受保衛(wèi)細胞控制.
(4))①要探究溫度對蘿卜幼苗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就要以溫度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因此他們應選擇表中的B、C兩組進行對照實驗.
②溫室B與溫室A相比較,溫室B內的二氧化碳的濃度高,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因此溫室B中的蘿卜幼苗比溫室A中的蘿卜幼苗長得快.
③要探究二氧化碳濃度對蘿卜幼苗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就要以二氧化碳的濃度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A、C兩組實驗中存在連個變量(二氧化碳濃度、溫度),不能確定實驗結果是由哪個因素引起的,因此A、C兩組不能作為一組對照實驗.應用表中的A、B兩組作為對照實驗來探究氧化碳濃度對蘿卜幼苗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線粒體;
(2)呼吸作用;
(3)蒸騰作用;保衛(wèi)細胞;
(4)①B、C;
②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③不能,因為變量不唯一.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的概念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根據(jù)體溫的概念,你認為下列哪個部位的溫度最能代表一個人的體溫( �。�
A.腋窩B.口腔C.體表D.直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班同學上實驗課,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設計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方案,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試管編號12345
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
唾液有無2ml唾液A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攪拌攪拌攪拌B攪拌攪拌
溫度37℃0℃100℃
水浴時間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
現(xiàn)象不變藍
A.為了探究“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選用1號和2號兩支試管作對照實驗,在2號試管的A處加入2ml清水
B.為了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選用1號和3號兩支試管進行實驗,那么B處的處理方法是不攪拌
C.1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變藍,原因是淀粉全部被分解為葡萄糖
D.如果1號試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未達到預期效果而呈現(xiàn)藍色,可能的原因是饅頭碎屑太多、唾液太少、加熱時間不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我們應該每年都接種乙肝疫苗.×.(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了探究溫度和光照對幼苗生長的影響.某校生物課外研究小組分別在甲、乙、丙、丁四個相同的花盆里.放入來自同一處的土壌,并各填入三株大小、生長狀態(tài)幾乎相問的幼苗.通過控制溫度和光照條件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試回答:
 環(huán)境條作平均每株幼苗的質量(g)
 溫度光照強度第1天第30人
非適宜非適宜 4195
 非適宜 42349
適宜非適宜42350
適宜適宜43640
(1)丙和丁兩組之間能否形成對照?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只有光照強度這一個變量.
(2)乙組控制的光照條件應是適宜的光照強度.
(3)下面是該課題小組所做的實驗探究步驟,試回答相關問題.
步驟一:選取長勢相同的幼苗六株.分別稱重、記錄,然后植入花盆中,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為A、B.
步驟二:A組罩上無色塑料袋,B組罩上淺藍色塑料袋.兩組均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外.
步驟三:定期澆水,一個月后,仔細取出植株,分別洗凈稱重并記錄.
如果A組的凈增重大于B組,則說明光照強度對幼苗的生長有影響.
如果A組的凈增重等于B組,則說明光照強度對幼苗的無影響.(均填“有”或“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個正在進食的普通狗聽到槍聲后,停止進食;一只賽狗,聽到發(fā)令槍聲后,立即沿跑道奮力奔跑,槍聲對這兩只狗的刺激分別依次是( �。�
A.條件刺激、條件刺激B.無關刺激、條件刺激
C.非條件刺激、條件刺激D.無關刺激、非條件刺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探究“饅頭在口腔內消化”的實驗時,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試管編號ABC
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
試管中的加入物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攪拌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
保溫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2滴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B號試管中應加入2ml清水,與A號試管形成對照實驗.
(2)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應選用A、C兩支試管進行對照試驗,實驗結果是A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變藍,原因是A號試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成了麥芽糖.
(3)下面是關于該探究實驗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C.
A、饅頭變甜和牙齒的咀嚼及舌的攪拌無關.
B、如果加入2號試管里的是胃液而不是清水,結果是不變藍色.
C、1號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消化了淀粉.
D、該實驗中參與反應的是唾液中的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PM2.5是衡量大氣質量的指標之一,以下與之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PM2.5越高,說明空氣質量越好
B.咽喉炎、咳嗽等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與PM2.5無關
C.會誘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
D.會使肺泡的數(shù)目增多,呼吸肌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將生殖系統(tǒng)中的各器官與其功能相連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