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韭菜和韭黃是同一種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長的,它的葉片綠色;韭黃是在遮光條件下生長的,它的葉片黃色.大蔥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綠色的.有關的科學研究證實,黃白色的葉中沒有葉綠素.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問題需要探究?
(1)提出問題: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chǎn)生嗎?
(2)作出相應的假設.
(3)制定計劃:將兩頭同樣大小的大蒜分別放在盛有清水的盤中,A組放在光照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B組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時澆水、管理.
(4)上述實驗中,設置的變量是光.
(5)經(jīng)過實驗后,發(fā)現(xiàn)A 組大蒜為綠色,B 組大蒜為黃白色.得出結論: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分析 葉綠素的形成條件是光和適宜的溫度;探究實驗要同時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只能存在一個變量.

解答 解:(1)從題干內(nèi)容可以看出,生長在有光條件下的韭菜、大蔥是綠色的,而韭黃是在遮光條件下生長的,它的葉片黃色.大蔥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植物體的綠色是因為含有葉綠素.因此,提出的問題是: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chǎn)生嗎?
(3)本實驗的變量是光,所以相同的裝置,A組放在光照下,B組放在黑暗處;
(4)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jù)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在設置對照實驗時要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因而此實驗設置時除了光這個條件不一樣以外,其他的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設計的實驗方案中的變量是光.
(5)由于一盆放在能接受陽光照射的陽臺上蒜苗長高了,長綠了,而在黑暗處的是黃白色的.因此,正確的結論是:葉綠素的形成與光有關.
故答案為:(1)光
(3)黑暗
(4)光
(5)光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明確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對照實驗的設計原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一個玻璃瓶中加入適量的淀粉、水和少量的酵母菌,調(diào)成糊狀,瓶口和連有導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ㄕ麄過程均無菌操作).導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如圖所示),將該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

請根據(jù)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中會持續(xù)有氣泡冒出,打開玻璃瓶會嗅到酒味.出現(xiàn)這兩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酵母菌發(fā)酵把淀粉分解轉化為酒精并產(chǎn)生二氧化碳.過段時間后,取一些糊狀物滴上碘液,不變藍色,原因是酵母菌將淀粉全部分解掉了.
(2)若把上述裝置中的酵母菌換成乳酸菌,其他操作均不變,試管中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3)乳酸菌與酵母菌相比較,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是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
(4)酵母菌除了可以用于釀酒外,在日常生活中還經(jīng)常用于制作饅頭、面包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近年來,各地發(fā)生了一些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如地溝油、瘦肉精等,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不安全因素.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嚴厲打擊不法商販制售劣質(zhì)食品的行為,確保百姓吃上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
(1)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瘦肉,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分析,瘦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吸收進入血液后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輸送到全身各處.
(2)小芳不愛吃蔬菜、水果,刷牙時發(fā)現(xiàn)牙齦經(jīng)常出血,這是由于體內(nèi)缺少維生素C.
(3)“母親節(jié)”快要到了,明明為媽媽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米飯、鹽水大蝦、紅燒豆腐.從合理營養(yǎng)的角度看,你認為應該再增加A食物比較科學.
A.炒青菜     B.豆?jié){    C.藕燉排骨     D.清蒸武昌魚
(4)為了驗證蛋白質(zhì)食物對健康生長的重要作用,請你完善實驗方案,并預測實驗結果:
實驗目的:驗證蛋白質(zhì)類食物對健康生長有重要作用.
實驗步驟:①取兩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健康幼年小白鼠,編號為A、B.分別稱取它們的體重,測量它們的體長,并記錄.
②每天定時定量給A鼠喂蛋白質(zhì)含量極少的普通飼料,并加入適量蛋白質(zhì)粉,給B鼠只飼喂等量普通飼料.其他條件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一段時間后,同時分別稱取A、B鼠的體重,測量A、B鼠的體長,并記錄.
④實驗結果和實驗分析:
a、實驗預期結果:A鼠體重和體長的增加量皆大于(填“大于”或“小于”)B鼠.
b、本實驗中B鼠起對照作用.
⑤實驗結論:蛋白質(zhì)對健康生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順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 。
A.細胞B.器官C.系統(tǒng)D.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為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動、植物細胞所共有的結構是①細胞膜,②細胞核,③細胞質(zhì).
(2)請在圖中找出④細胞壁、⑤葉綠體、⑥液泡三個結構,并分別用序號④、⑤、⑥在圖中標出.
(3)以上六個結構中,“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與結構細胞核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科學家研究“渦蟲對光行為反應”所采作用的方法是( 。
A.觀察法B.調(diào)查法C.分類法D.實驗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腐生性微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 。
A.生產(chǎn)者B.消費者C.分解者D.領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生物多樣性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涵不包括(  )
A.物種多樣性B.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C.環(huán)境多樣性D.遺傳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面有關植物分生組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生組織的細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莖尖、根尖等生長旺盛的部位有分生組織
C.分生組織的細胞大,細胞壁厚,細胞核小,細胞質(zhì)濃
D.分生組織的細胞經(jīng)過分化,形成其他不同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