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如圖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圖片,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首先將植物葉片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用不透光紙將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對照試驗.
(3)用碘蒸氣熏蒸后,觀察發(fā)現,不透光紙遮光部分不變(填“變”或“不變”)藍.
(4)通過一系列探究,最終我們得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分析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3)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

解答 解:(1)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首先將植物葉片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用不透光紙將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對照試驗(看看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未遮光部分有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變藍色.所用“碘蒸氣熏蒸后,觀察發(fā)現“,不透光紙遮光部分不變(填“變”或“不變”)藍.
(4)通過一系列探究,最終我們得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故答案為:(1)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2)形成對照試驗
(3)不變
(4)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以及對照實驗的特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特征中,蝙蝠不具有的是(  )
A.體表被毛B.善于飛行C.產卵繁殖后代D.體溫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和探究的問題
(1)如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青霉結構,請據圖回答:
①通過實驗可以看到,青霉的菌體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的,可見青霉屬于多細胞真菌.仔細觀察青霉的細胞結構,發(fā)現與動植物細胞一樣,青霉的細胞里都有細胞核,因此,青霉和動植物都屬于真核生物.
③組成青霉的菌絲有兩種:在營養(yǎng)物質的表面直立向上生長的叫[2]直立菌絲;深入到營養(yǎng)物質內部的叫[3]營養(yǎng)菌絲,它能從營養(yǎng)物質內部吸收有機物,供青霉利用.
④在菌絲[2]的頂端有呈掃帚狀的結構,由成串的[1]孢子構成,呈青綠色,用來繁殖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果把綠葉比作一個“綠色工廠”,它的“車間”是葉肉細胞,“機器”是葉綠體,“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動力”是光,“產品”是有機物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農業(yè)生產中,為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移栽時以下做法不恰當的是(  )
A.陰天或傍晚移栽
B.晴天的中午移栽,以便讓幼苗能及時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C.剪掉部分枝葉
D.帶土移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植物的根能夠不斷地伸長,是由于( 。
A.根冠不斷地增加新細胞,分生區(qū)也不斷地增加新細胞
B.根冠不斷地增加新細胞,伸長區(qū)細胞不斷地伸長
C.伸長區(qū)的細胞不斷地伸長,成熟區(qū)形成了大量的根毛
D.分生區(qū)細胞不斷地分裂增加新細胞和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收縮時,屈肘;反之,伸臂
B.運動時骨骼肌受到由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而收縮
C.運動系統(tǒng)是由骨、骨骼肌和關節(jié)共同組成的
D.骨骼肌的肌腱一般附著在一根長骨的兩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用從生物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 。
A.切片B.涂片C.裝片D.載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不屬于形成近視原因的是(  )
A.晶狀體的凸度過大B.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C.眼球的前后徑過長D.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后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