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濰坊)今年“五一“假期.某數(shù)學(xué)活動小組組織一次登山活動.他們從山腳下A點出發(fā)沿斜坡AB到達B點.再從B點沿斜坡BC到達山頂C點,路線如圖所示.斜坡AB的長為1040米,斜坡BC的長為400米,在C點測得B點的俯角為30°.已知A點海拔121米.C點海拔721米.
(1)求B點的海拔;
(2)求斜坡AB的坡度
解:如圖,過C作CF⊥AM,F(xiàn)為垂足,過B點作BE⊥AM,BD⊥CF,E、D為垂足.
在C點測得B點的俯角為30°,
∴∠CBD=30°,又BC=400米,
∴CD=400×sin30°=400×
=200(米).
∴B點的海拔為721﹣200=521(米).
(2)∵BE=DF=CF﹣CD=521﹣121=400米,
∴AB=1040米,AE=
=
=960米,
∴AB的坡度i
AB=
=
=
,故斜坡AB的坡度為1:2.4.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要從電線桿離地面5m處向地面拉一條7m的鋼纜,則地面鋼纜固定點A到電線桿底部B的距離(精確到0.01m,
,
)是( )
A.8.60m | B.4.90m | C.4.88m | D.2.00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Rt△ABC中,∠ACB=90
0,點D是斜邊AB的中點,DE⊥AC,垂足為E,若DE=2,CD=
,則BE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已知AB=12;AB⊥BC于B,AB⊥AD于A,AD=5,BC=10.點E是CD的中點,則AE的長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常州)如圖,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為D.若AC=
,BC=2,則sin∠ACD的值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如圖5,在A島周圍25海里水域有暗礁,一輪船由西向東航行到O處時,發(fā)現(xiàn)A島在北偏東60°方向,輪船繼續(xù)前行20海里到達B處發(fā)現(xiàn)A島在北偏東45°方向,該船若不改變航向繼續(xù)前進,有無觸
礁的危險? (參考數(shù)據(j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解答題
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后,景區(qū)管理部門決定在八角寨架設(shè)旅游索道.設(shè)計人員為了計算索道AB(索道起點為山腳B處,終點為山頂A處)的長度,采取了如圖(八)所示的測量方法.在B處測得山頂A的仰角為16°,查閱相關(guān)資料得山高AC=325米,求索道AB的長度.(結(jié)果精確到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º,∠A﹤∠B,以AB邊上的中線CM為折痕將ACM折疊,使點A落在點D處,如果CD恰好與AB垂直,則tan A=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李紅同學(xué)遇到了這樣一道題:
tan(α+20°)=1,你猜想銳角α的度數(shù)應(yīng)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