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直線l1∥l2,直線l3和直線l1、l2交于點C和D,在直線l3上有點P(點P與點C、D不重合),點A在直線l1上,點B在直線l2上.
(1)如果點P在C、D之間運動時,試說明∠PAC+∠PBD=∠APB;
(2)如果點P在直線l1的上方運動時,試探索∠PAC,∠APB,∠PBD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
(3)如果點P在直線l2的下方運動時,∠PAC,∠APB,∠PBD之間的關系又是如何?
∠PAC=∠PBD+∠APB
∠PAC=∠PBD+∠APB
(直接寫出結論)
分析:(1)過P點作PE∥l1,利用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得到一對角相等,再由與平行線中的一條平行,與另一條也平行得到PE∥l2,利用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得到一對角相等,等量代換即可得證;
(2)∠APB=∠PBD-∠PAC,如圖1所示,過點P作PE∥l1,同理即可得證;
(3)∠APB=∠PAC+∠PBD,如圖2所示,過點P作PE∥l1,同理即可得證.
解答:解:(1)過點P作PE∥l1,
∴∠APE=∠PAC,
又∵l1∥l2,∴PE∥l2
∴∠BPE=∠PBD,
∴∠APE+∠BPE=∠PAC+∠PBD,即∠APB=∠PAC+∠PBD;

(2)∠APB=∠PBD-∠PAC,

理由是:過點P作PE∥l1,如圖1所示,
∴∠APE=∠PAC,
又∵l1∥l2,∴PE∥l2,
∴∠BPE=∠PBD,
∴∠APB=∠BAE+∠APE,即∠APB=∠PBD-∠PAC;

(3)∠PAC=∠PBD+∠APB.
故答案為:∠PAC=∠PBD+∠APB
點評:此題考查了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6、如圖,已知直線l1,l2,l3相交于點O,∠1=35°,∠2=25°,則∠3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郯城縣一模)如圖,已知直線l1∥l2∥l3∥l4,相鄰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個頂點分別在四條直線上,則cos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7•黔南州)如圖,已知直線l1∥l2,∠1=50°,那么∠2=
50°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l1∥l2,且l3、l4和l1、l2分別交于點A、B和點C、D,點P在AB上,設∠ADP=∠1,∠DPC=∠2,∠BCP=∠3.
(1)探究∠1、∠2、∠3之間的關系,并說明你的結論的正確性.
(2)若點P在A、B兩點之間運動時(點P和A、B不重合),∠1、∠2、∠3 之間的關系
不會
不會
發(fā)生變化(填會或不會)
(3)如果點P在A、B兩點外側運動時,(點P和A、B不重合)
①當點P在射線AM上時,猜想∠1、∠2、∠3之間的關系為
∠2=∠3-∠1
∠2=∠3-∠1
;
②當點P在射線BN上時,猜想∠1、∠2、∠3之間的關系為
∠3=∠1-∠2
∠3=∠1-∠2
(不必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