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一:如圖(1).
(1)延長AC到A′,使A′C=AC; (2)延長BC到B′,使B′C=BC; (3)連結(jié)A′B′,則△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作法二:如圖(2). (1)分別以B、C為圓心,以線段AB、AC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點A′; (2)連結(jié)A′B、A′C,則△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作法三:如圖(3). (1)延長AC到A′,使A′C=BC; (2)延長BC到B′,使B′C=AC; (3)連結(jié)A′B′,則△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同學(xué)們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作圖的依據(jù)是什么?
|
分析:此題可有多種作圖方法,我們應(yīng)該選擇簡單易行的作法,下面僅舉幾例.
|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新課標(biāo)讀想練同步測試 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 題型:068
已知△ABC,作一個新△DEF,使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對應(yīng)線段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