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某數(shù)學活動小組為測量學校旗桿AB的高度,沿旗桿正前方米處的點C出發(fā),沿坡角為30°的斜坡CD前進4米到達點D,在點D處安置測角儀,測得旗桿頂部A的仰角為37°,量得儀器的高DE1.5.已知A、BC、D、E在同一平面內(nèi),AB⊥BC,AB∥DE.求旗桿AB的高度.(參考數(shù)據(jù):sin37°≈,cos37°≈,tan37°≈計算結(jié)果保留根號

【答案】AB.

【解析】

過點EEGAB于點G,延長EDBC延長線于點F,則∠CFD90°,在RtCDF中求得DF=2, CF,可得GEBF,GBEF3.5,再求出AGGEtanAEG,可得答案.

解:如圖,過點EEGAB于點G,延長EDBC延長線于點F,則∠CFD90°,

∵∠DCF30°,

CD4,∴DF=2 CF

BFBCCF,

GEBF,

GBEFEDDF1.523.5,

又∵∠AEG37°,

AGGEtanAEGtan37°=,

ABAGBG,

故旗桿AB的高度為()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舉行了“防溺水”知識競賽,八年級兩個班選派10名同學參加預賽,依據(jù)各參賽選手的成績(均為整數(shù))繪制了統(tǒng)計表和折線統(tǒng)計圖(如圖所示).

(1)統(tǒng)計表中,a=________, b =________;

(2)若從兩個班的預賽選手中選四名學生參加決賽,其中兩個班的第一名直接進入決賽,另外兩個名額 在成績?yōu)?/span>98分的學生中任選兩個,求另外兩個決賽名額落在不同班級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解某市市民“綠色出行”方式的情況,某校數(shù)學興趣小組以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隨機調(diào)查了某市部分出行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市民都只從以下五個種類中選擇一類),并將調(diào)查結(jié)果繪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

種類

A

B

C

D

E

出行方式

共享單車

步行

公交車

的士

私家車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參與本次問卷調(diào)查的市民共有 人,其中選擇B類的人數(shù)有 人;

(2)在扇形統(tǒng)計圖中,求A類對應扇形圓心角α的度數(shù),并補全條形統(tǒng)計圖;

(3)該市約有12萬人出行,若將A,B,C這三類出行方式均視為“綠色出行”方式,請估計該市“綠色出行”方式的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二次函數(shù),有下列結(jié)論:①其圖象與x軸一定相交;②若,函數(shù)在時,yx的增大而減;③無論a取何值,拋物線的頂點始終在同一條直線上;④無論a取何值,函數(shù)圖象都經(jīng)過同一個點.其中所有正確的結(jié)論是___.(填寫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把1,1,2,3,5,8,13,21,,這組數(shù)稱為斐波那契數(shù)列,為了進一步研究,依次以這列數(shù)為半徑作90°圓弧 ,,,,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線,然后順次連結(jié)P1P2,P2P3,P3P4,,得到螺旋折線(如圖),已知點P1(0,1),P2(1,0),P3(0,-1),則該折線上的點P9的坐標為(

A. (6,24)B. (6,25)C. (5,24)D. (5,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AC=BC,∠ACB=90°,AB=4,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ADE,連接CE,則CE等于( 。

A. 5B. 6C. 2+2D. 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拋物線y=x2+x-2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cè)),與y軸交于點C,直線l經(jīng)過A,C兩點,連接BC

1)求直線l的解析式;

2)若直線x=mm0)與該拋物線在第三象限內(nèi)交于點E,與直線l交于點D,連接OD.當ODAC時,求線段DE的長;

3)取點G0,-1),連接AG,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BAP=BCO-BAG?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明為了測量小河對岸大樹BC的高度,他在點A測得大樹頂端B的仰角是45°,沿斜坡走米到達斜坡上點D,在此處測得樹頂端點B的仰角為30°,且斜坡AF的坡比為12.則小明從點A走到點D的過程中,他上升的高度為____米;大樹BC的高度為____米(結(jié)果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角坐標系中,已知拋物線軸交于,兩點.

(1)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2)如圖,軸與拋物線相交于點,點是直線下方拋物線上的動點,過點且與軸平行的直線與,分別交于點試探究當點運動到何處時,線段的最長,求點的坐標;

(3)若點為拋物線的頂點,點是該拋物線上的一點,在軸、軸上分別找點,使四邊形的周長最小,請求出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