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問題:
(1)如圖,矩形紙片ABCD中,AB=8,將紙片折疊,使頂點B落在邊AD的E點上,折痕的一端G點在邊BC上,BG=10.
①當折痕的另一端點F在AB邊上時,如圖①,求△EFG的面積;
②當折痕的另一端點F在AD邊上時,如圖②,證明四邊形BGEF為菱形,并求出折痕GF的長.

(2)在矩形紙片ABCD中,AB=5,AD=13.如圖③所示,折疊紙片,使點A落在BC邊上的A′處,折痕為PQ.當點A′在BC邊上移動時,折痕的端點P,Q也隨之移動.若限定點P,Q分別在AB,AD邊上移動,求點A′在BC邊上可移動的最大距離.

(1)①解:如圖①過G作GH⊥AD,
在Rt△GHE中,GE=BG=10,GH=8,
所以,EH==6,AE=10-6=4,
設(shè)AF=x,則EF=BF=8-x,
則AF2+AE2=EF2
∴x2+42=(8-x)2,
解得:x=3,
∴AF=3,BF=EF=5,
故△EFG的面積為:;

②證明:如圖②,過F作FK⊥BG于K,
∵ABCD是矩形,
∴AD∥BC,BH∥EG,
∴四邊形BGEF是平行四邊形;
由對稱性知,BG=EG,
∴四邊形BGEF是菱形.
解:∵四邊形BGEF是菱形,
∴BG=BF=10,AB=8,AF=6,
∴KG=4,

(2)解:如圖1,當點P與點B重合時,根據(jù)翻折對稱性可得BA′=AB=5,
如圖2,當點D與點Q重合時,根據(jù)翻折對稱性可得
A′D=AD=13,
在Rt△A′CD中,A′D2=A′C2+CD2
即132=(13-A′B)2+52,
解得:A′B=1,
所以點A'在BC上可移動的最大距離為5-1=4.
分析:(1)①首先利用翻折變換的性質(zhì)以及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長,進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和EF的長,即可得出△EFG的面積;
②首先證明四邊形BGEF是平行四邊形,再利用BG=EG,得出四邊形BGEF是菱形,再利用菱形性質(zhì)求出FG的長;
(2)分別利用當點P與點B重合時,以及當點D與點Q重合時,求出A′B的極值進而得出答案.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翻折變換的性質(zhì)以及菱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積求法等知識,注意利用翻折變換的性質(zhì)得出對應(yīng)線段之間的關(guān)系是解題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在學習了軸對稱變換后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三角形中的“折疊”問題.我們通常會考慮到折疊前與折疊后的圖形全等,并利用全等的性質(zhì),即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相等來研究解決數(shù)學中的“折疊”問題.
(1)如圖①,把△ABC紙片沿DE折疊,當點A落在△ABC內(nèi)部時,我們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AE=A′E,AD=
 
,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發(fā)現(xiàn)∠AED=∠A′ED,∠ADE=∠
 
,∠A=∠A′,從而求得∠1+∠2=2∠A.
(2)如圖②,當點A落在△ABC外部時,我們發(fā)現(xiàn)∠2=∠DFA+∠
 
,∠DFA=∠1+∠
 
,那么(1)中的∠1+∠2=2∠A在這里還成立嗎?如成立,請說明理由.如不成立,請寫出成立的式子并說明理由.
(3)已知Rt△ABC中,∠C=90°,AC=6,BC=8,將它的一個銳角翻折,使該銳角頂點落在其對邊的中點D處,折痕交另一直角邊于E,交斜邊于F,請你模仿圖①,圖②,畫出相應(yīng)的示意圖并求出△CDE的周長.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同學們,折紙中也有很大的學問呢.張老師出示了以下三個問題,小聰、小明、小慧分別在黑板上進行了板演,請你也解答這個問題:
在一張長方形ABCD紙片中,AB=25cm,AD=20cm,現(xiàn)將這張紙片按下列圖示方法折疊,請解決下列問題.
(1)如圖1,折痕為DE,點A的對應(yīng)點F在CD上,則折痕DE的長為
 
;
(2)如圖2,H,G分別為BC,AD的中點,A的對應(yīng)點F在HG上,折痕為DE,求重疊部分的面積;
(3)如圖3,在圖2中,把長方形ABCD沿著HG對開,變成兩張長方形紙片,將兩張紙片任意疊合后,發(fā)現(xiàn)重疊部分是一個菱形,顯然,這個菱形的周長最短是40cm,求疊合后周長最大的菱形的周長和面積.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折疊問題:
(1)如圖,矩形紙片ABCD中,AB=8,將紙片折疊,使頂點B落在邊AD的E點上,折痕的一端G點在邊BC上,BG=10.
①當折痕的另一端點F在AB邊上時,如圖①,求△EFG的面積;
②當折痕的另一端點F在AD邊上時,如圖②,證明四邊形BGEF為菱形,并求出折痕GF的長.

(2)在矩形紙片ABCD中,AB=5,AD=13.如圖③所示,折疊紙片,使點A落在BC邊上的A′處,折痕為PQ.當點A′在BC邊上移動時,折痕的端點P,Q也隨之移動.若限定點P,Q分別在AB,AD邊上移動,求點A′在BC邊上可移動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同學們,在學習了軸對稱變換后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三角形中的“折疊”問題.我們通常會考慮到折疊前與折疊后的圖形全等,并利用全等的性質(zhì),即對應(yīng)角相等,對應(yīng)邊相等來研究解決數(shù)學中的“折疊”問題.
(1)如圖①,把△ABC紙片沿DE折疊,當點A落在△ABC內(nèi)部時,我們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AE=A′E,AD=________,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發(fā)現(xiàn)∠AED=∠A′ED,∠ADE=∠________,∠A=∠A′,從而求得∠1+∠2=2∠A.
(2)如圖②,當點A落在△ABC外部時,我們發(fā)現(xiàn)∠2=∠DFA+∠________,∠DFA=∠1+∠________,那么(1)中的∠1+∠2=2∠A在這里還成立嗎?如成立,請說明理由.如不成立,請寫出成立的式子并說明理由.
(3)已知Rt△ABC中,∠C=90°,AC=6,BC=8,將它的一個銳角翻折,使該銳角頂點落在其對邊的中點D處,折痕交另一直角邊于E,交斜邊于F,請你模仿圖①,圖②,畫出相應(yīng)的示意圖并求出△CDE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