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題:

(1)已知:∠AOB,點M、N.

求作:①∠AOB的平分線OC;

②點P,在OC上,且PM=PN.(用尺規(guī)作圖,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如圖,在3×3網格中,已知線段AB、CD,以格點為端點畫一條線段,使它與AB、CD組成軸對稱圖形.(畫出所有可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八年級上半期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40°,則它的頂角的度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吳江市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矩形ABCD中,AB=5,BC=7,點E是AD上一個動點,把△BAE沿BE向矩形內部折疊,當點A的對應點 恰好落在∠BCD 的平分線上時,C 的長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吳江市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由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與一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積是25,小正方形的面積是1,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長分別是,那么的值為( )

A.49 B.25 C.13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吳江市八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P是△ABC內一點,連接PA,PB,PC,且PA=PB=PC,則P點一定是( )

A.△ABC的三條中線的交點

B.△ABC的三條內角平分線的交點

C.△ABC的三條高的交點

D.△ABC的三邊的中垂線的交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八年級上第一次調研數(shù)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ABC中,∠C=90°,AD平分∠BAC,BD=4cm,CD=3cm,點P是邊AB上的動點,則DP長的最小值為____ 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八年級上第一次調研數(shù)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D是△ABC的中線,DE=DF.下列說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積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確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數(shù)軸上的A點表示的數(shù)是-3,數(shù)軸上另一點B到A點的距離是2,則B點所表示的數(shù)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南安市柳城片區(qū)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國慶放假時,小紅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轎車去鄉(xiāng)下探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早上從家里出發(fā),向東走了6千米到超市買東西,然后又向東走了1.5千米到爺爺家,中午從爺爺家出發(fā)向西走了12千米到外公家,晚上返回家里.

(1)若以家為原點,向東為正方向,用1個單位長度表示1千米,請將超市、爺爺家和外公家的位置在下面數(shù)軸上分別用點A、B、C表示出來;

(2)問超市A和外公家C相距多少千米?

(3)若小轎車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紅一家從出發(fā)到返回家所經歷路程小車的耗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