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點在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上,點
在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上,且
.線段
交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于另一點
,連接OC,若點
為
的中點,則
的值為________.
【答案】
【解析】
過點作
軸于點
,過點
作
軸于點
,則
,設點
的坐標為
,點
的坐標為
,根據(jù)點
為
的中點即可找出點
的坐標,再結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出
、
的關系,結合點在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即可得出關于
、
的二元二次方程,解方程組求出
、
的值,進而即可得出點
、
的坐標,利用正切的定義結合等邊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出
為等邊三角形,由此即可得出結論
過點作
軸于點
,過點
作
軸于點
,則
,如圖所示.
設點的坐標為
,點
的坐標為
,
∵點為
的中點,
∴.
∵,
∴ ,即
①.
∵點在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上,
∴,即
②.
聯(lián)立①②成方程組,解得:或
(舍去),
∴,
,
∴,
.
在中,
,
,
,
∴,
∴,
∵是
的中位線,
∴,
∴為等邊三角形,
∴,
,
故答案為:.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B=90°,點P由A開始沿AB向B運動,速度是1cm/s,點Q由B開始沿BC向C運動,速度是2cm/s,如果P、Q同時出發(fā),經(jīng)過多長時間△PBQ的面積等于7cm2,請列出方程估計解的大致范圍(誤差不超過0.0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k為常數(shù),k≠0)的圖象經(jīng)過點A(2,3).
(1)求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判斷點B(-1,6),C(3,2)是否在這個函數(shù)的圖象上,并說明理由;
(3)當-3<x<-1時,求y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x2+mx+n經(jīng)過點A(3,0)、
B(0,-3),點P是直線AB上的動點,過點P作x軸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M,設點P的橫
坐標為t.
(1)分別求出直線AB和這條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點P在第四象限,連接AM、BM,當線段PM最長時,求△ABM的面積.
(3)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使得以點P、M、B、O為頂點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橫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制作一種產品,需先將材料加熱達到60 ℃后,再進行操作.設該材料溫度為y(℃),從加熱開始計算的時間為x(min).據(jù)了解,當該材料加熱時,溫度y與時間x成一次函數(shù)關系;停止加熱進行操作時,溫度y與時間x成反比例關系(如圖).已知該材料在操作加熱前的溫度為15 ℃,加熱5分鐘后溫度達到60 ℃.
(1)分別求出將材料加熱和停止加熱進行操作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根據(jù)工藝要求,當材料的溫度低于15 ℃時,須停止操作,那么從開始加熱到停止操作,共經(jīng)歷了多少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開展以素質提升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推出了以下四個項目供學生選擇:A.模擬駕駛;B.軍事競技;C.家鄉(xiāng)導游;D.植物識別.學校規(guī)定:每個學生都必須報名且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項目.八年級(3)班班主任寧老師對全
班學生選擇的項目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并繪制了如下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請結合統(tǒng)計圖中的信息,解決下列問題:
(1)八年級(3)班學生總人數(shù)是多少,并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寧老師發(fā)現(xiàn)報名參加“植物識別”的學生中恰好有兩名男生,現(xiàn)準備從這組學生中任意挑選兩名擔任活動記錄員,那么恰好選1名男生和1名女生擔任活動記錄員的概率;
(3)若學校學生總人數(shù)為2000人,根據(jù)八年級(3)班的情況,估計全校報名軍事競技的學生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交坐標軸于A(﹣1,0),B(4,0),C(0,﹣4)三點,點P是直線BC下方拋物線上一動點.
(1)求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點P,使△POC是以OC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點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動點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PBC面積最大,求出此時P點坐標和△PBC的最大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切線,切點為B,AO交⊙O于點C,過點C作DC⊥OA,交AB于點D.
(1)求證:∠CDO=∠BDO;
(2)若∠A=30°,⊙O的半徑為4,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結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