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營口)如圖,在△ABC中,∠C=90°,∠B=22.5°,AB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D,交BC于E,若CE=3,則BE的長是( )

A.3
B.6
C.2
D.3
【答案】分析:利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計算.
解答:解:已知∠C=90°,∠B=22.5°,DE垂直平分AB.
故∠B=∠EAB=22.5°,
所以∠AEC=45°.
又∵∠C=90°,
∴△ACE為等腰三角形
所以CE=AC=3,
故可得AE=3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和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難度一般.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5)(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營口)如圖,正方形ABCO的邊長為,以O(shè)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點A在x軸的負半軸上,點C在y軸的正半軸上,把正方形ABCO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α后得到正方形A1B1C1O(α<45°),B1C1交y軸于點D,且D為B1C1的中點,拋物線y=ax2+bx+c過點A1、B1、C1
(1)求tanα的值;
(2)求點A1的坐標,并直接寫出點B1、點C1的坐標;
(3)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及其對稱軸;
(4)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PB1C1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營口)如圖,正方形ABCO的邊長為,以O(shè)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點A在x軸的負半軸上,點C在y軸的正半軸上,把正方形ABCO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α后得到正方形A1B1C1O(α<45°),B1C1交y軸于點D,且D為B1C1的中點,拋物線y=ax2+bx+c過點A1、B1、C1
(1)求tanα的值;
(2)求點A1的坐標,并直接寫出點B1、點C1的坐標;
(3)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及其對稱軸;
(4)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PB1C1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寫出所有滿足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圖形的旋轉(zhuǎn)》(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營口)如圖,在所給網(wǎng)格中完成下列各題:
(1)畫出圖1關(guān)于直線MN對稱的圖2;
(2)從平移的角度看,圖2是由圖1向______平移______個單位得到的;
(3)畫出圖1繞點P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后的圖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圖形的對稱》(04)(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營口)如圖,在所給網(wǎng)格中完成下列各題:
(1)畫出圖1關(guān)于直線MN對稱的圖2;
(2)從平移的角度看,圖2是由圖1向______平移______個單位得到的;
(3)畫出圖1繞點P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后的圖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圖形的對稱》(02)(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9•營口)如圖,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AB=25cm,BC=24cm.將該梯形折疊,點A恰好與點D重合,BE為折痕,那么梯形ABCD的面積為    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