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與A、B兩點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線段AP、BP分別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點共線,如圖所示.
(1)若△CDP、△EFP均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長;
(2)若AB=12,tan∠C=
4
3
,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
精英家教網(wǎng)
(1)設(shè)DP=x,PF=y,
∵△CDP和△EFP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CDP=∠EFP=90°,
∴CD=DP=x,EF=PF=y,PC=
2
x
,PE=
2
y

∴AB=AP+PB=CD+DP+PC+PF+EF+PE
=x+x+
2
x
+y+y+
2
y

=(2+
2
)(x+y),
∵DF=2,
∴x+y=2.
∴AB=(2+
2
)×2=4+2
2
;

(2)連接CE.
由于tan∠C=
4
3
,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因此分兩種情況考慮.
①當∠DCP=∠PEF時,
設(shè)DP=4m,PF=4n,則CD=3m,EF=3n,
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CP=5m,PE=5n.
精英家教網(wǎng)

∵AB=CD+PC+DP+PE+EF+PF=12(m+n)=12,
∴m+n=1,
∵S四邊形CDFE=
1
2
(3m+3n)(4m+4n),
=6(m+n)2
=6,
當∠DCP=∠EPF時,
設(shè)DP=4m,PF=3n,則CD=3m,EF=4n,
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CP=5m,PE=5n.
∵AB=12(m+n)=12,
∴m+n=1.
∵m>0,n>0,
∴S四邊形CDFE=
1
2
(3m+4n)(4m+3n)
=
1
2
(12m2+25mn+12n2)
=
1
2
[12(m+n)2+mn]

=
1
2
(12+mn)
=6+
1
2
mn>6,
綜上所述,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為6.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7•海淀區(qū)二模)已知: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與A、B兩點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線段AP、BP分別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點共線,如圖所示.
(1)若△CDP、△EFP均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長;
(2)若AB=12,tan∠C=
43
,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xí) 初三數(shù)學(xué) 華東師大(新課標2001/3年初審) 華東師大版 題型:044

已知: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與A、B兩點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線段AP、BP分別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點共線,如圖所示.

(1)若△CDP、△EFP均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長;

(2)若AB=12,tan∠C=,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3年3月中考數(shù)學(xué)模擬試卷(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與A、B兩點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線段AP、BP分別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點共線,如圖所示.
(1)若△CDP、△EFP均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長;
(2)若AB=12,tan∠C=,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7年北京市海淀區(qū)中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點P為線段AB上的動點(與A、B兩點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內(nèi),把線段AP、BP分別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點共線,如圖所示.
(1)若△CDP、△EFP均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長;
(2)若AB=12,tan∠C=,且以C、D、P為頂點的三角形和以E、F、P為頂點的三角形相似,求四邊形CDFE的面積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