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所示,在1∶500000的地圖上,查得A點在300m的等高線上,B點在400m的等高線上,在地圖上量得AB的長為2.5cm,要在A、B兩處建立纜車,那么纜繩至少需多少千米?(精確到整數(shù))(注:地圖上量得AB的長,就是A、B兩點的水平距離)

答案:
解析:

  解答:根據(jù)題意,可知A、B兩點的豎直距離相差100m,即=100m,在地圖上A、B兩點的水平距離=2.5cm

  ∵比例尺=1∶500000,∴實際距離=2.5×500000=1250000(cm)=12500(m)

  在中根據(jù)勾股定理AB==100≈13(km)

  答:至少需要纜繩13km.

  分析:這是一道與地理有關的綜合應用問題,解題的關鍵是:了解地理課中等高線的含義,知道不同等高線上的兩點A、B的豎直距離是100m,即圖(2)中的=100m;清楚300m、400m指實際距離,2.5cm指圖上距離,利用比例尺換算時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將地圖[圖(1)]中的線段與數(shù)量模型[圖(2)]中的線段對應好,以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


提示:

注意:這道題的計算結果,要考慮到實際需要,纜繩只可長不可短.所以在取值時,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而用“進一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如圖1,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2a,將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BD繞點B逆時針旋轉90°至BE,以BD和BE為鄰邊作正方形BDFE,則此正方形BDFE的面積為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2)如圖2所示,再將正方形BDFE的對角線BF繞點B逆時針旋轉90°至BG,以BF和BG為鄰邊作正方形BFHG,則此正方形BFHG的面積為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3)如果按著上述的過程作第三次旋轉后,所得到的正方形的面積為
 
(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4)在一塊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空地內(nèi)種植上草坪(如圖3陰影部分所示),由于這塊正方形空地的左邊和前邊都有許多空地,所以,就在它的左邊和前邊(按著圖2所示的過程)連續(xù)兩次對這塊草坪擴大種植面積,最后如圖3所示的整個區(qū)域內(nèi)都種上草坪,那么此時的草坪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BED的邊長如圖上數(shù)據(jù)所示,且A,B,D在同一直線MN上,則將△ABC
翻折180°后沿AB方向平移5個單位
翻折180°后沿AB方向平移5個單位
后可與△BDE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塘沽區(qū)二模)如圖,在Rt△ABC中,∠ACB=90°,AC=b,BC=a,分別以三角形的三條邊為邊長作正方形.

(Ⅰ)若三個正方形的位置如圖(Ⅰ)所示,其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1+S2+S3的值為
2a2+2b2
2a2+2b2
(結果用含a,b的式子表示);
(Ⅱ)若三個正方形的位置如圖(Ⅱ)所示,其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1+S2+S3)-S4的值為
ab
2
ab
2
(結果用含a,b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臺灣)附圖(①)為一張三角形ABC紙片,P點在BC上.今將A折至P時,出現(xiàn)折線BD,其中D點在AC上,如圖(②)所示.若△ABC的面積為80,△DBC的面積為50,則BP與PC的長度比為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四邊形ABCD是一位師傅用地板磚鋪設地板尚未完工的地板圖形,為了節(jié)省材料,他準備在剩余的六塊磚中(如圖22-2所示①②③④⑤⑥)挑選若干塊進行鋪設,請你在下列網(wǎng)格紙上幫他設計3種不同的鋪法示意圖.
(在圖上畫出分割線,標上地磚序號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