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沈陽)如圖1,在正方形ABCD中,點E、F分別為邊BC、CD的中點,AF、DE相交于點G,則可得結(jié)論:①AF=DE,②AF⊥DE(不須證明).
(1)如圖②,若點E、F不是正方形ABCD的邊BC、CD的中點,但滿足CE=DF,則上面的結(jié)論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2)如圖③,若點E、F分別在正方形ABCD的邊CB的延長線和DC的延長線上,且CE=DF,此時上面的結(jié)論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寫出證明過程;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3)如圖④,在(2)的基礎(chǔ)上,連接AE和EF,若點M、N、P、Q分別為AE、EF、FD、AD的中點,請先判斷四邊形MNPQ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中的哪一種,并寫出證明過程.

【答案】分析:(1)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zhì)證明△DEC≌△AFD即可知道結(jié)論成立.
(2)由已知得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證明Rt△ADF≌Rt△ECD,然后推出∠ADE+∠DAF=90°;進而得出AF⊥DE;
(3)首先根據(jù)題意證明四邊形MNPQ是菱形,然后又因為AF⊥DE,得出四邊形MNPQ為正方形.
解答:解:(1)∵DF=CE,AD=DC,且∠ADF=∠DCE,
∴△DEC≌△AFD;
∴結(jié)論①、②成立(1分)

(2)結(jié)論①、②仍然成立.理由為:
∵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AD=DC=CB且∠ADC=∠DCB=90°,
在Rt△ADF和Rt△ECD中
,
∴Rt△ADF≌Rt△ECD(SAS),(3分)
∴AF=DE,
∴∠DAF=∠CDE,
∵∠ADE+∠CDE=90°,
∴∠ADE+∠DAF=90°,
∴∠AGD=90°,
∴AF⊥DE;(5分)

(3)結(jié)論:四邊形MNPQ是正方形(6分)
證明:∵AM=ME,AQ=QD,
∴MQ∥DE且MQ=DE,
同理可證:PN∥DE,PN=DE;MN∥AF,MN=AF;PQ∥AF,PQ=AF;
∵AF=DE,
∴MN=NP=PQ=QM,
∴四邊形MNPQ是菱形,(8分)
又∵AF⊥DE,
∴∠MQP=90°,
∴四邊形MNPQ是正方形.(10分)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質(zhì),難度一般.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6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沈陽)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直線y=-x+1分別與x軸,y軸交于點A,點B.
(1)以AB為一邊在第一象限內(nèi)作等邊△ABC及△ABC的外接圓⊙M(用尺規(guī)作圖,不要求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2)若⊙M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點D,求A,B,C,D四點的坐標(biāo);
(3)求經(jīng)過A,B,D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并判斷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ADP的面積等于△ADC的面積?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6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沈陽)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及一條直角邊重合,點A在第二象限內(nèi),點B、點C在x軸的負(fù)半軸上,∠CAO=30°,OA=4.
(1)求點C的坐標(biāo);
(2)如圖,將△ACB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30°到△A′CB′的位置,其中A’C交直線OA于點E,A’B’分別交直線OA、CA于點F、G,則除△A′B′C≌△AOC外,還有哪幾對全等的三角形,請直接寫出答案;(不再另外添加輔助線)
(3)在(2)的基礎(chǔ)上,將△A′CB′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繼續(xù)旋轉(zhuǎn),當(dāng)△COE的面積為時,求直線CE的函數(shù)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年安徽省巢湖市廬江縣初中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測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沈陽)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及一條直角邊重合,點A在第二象限內(nèi),點B、點C在x軸的負(fù)半軸上,∠CAO=30°,OA=4.
(1)求點C的坐標(biāo);
(2)如圖,將△ACB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30°到△A′CB′的位置,其中A’C交直線OA于點E,A’B’分別交直線OA、CA于點F、G,則除△A′B′C≌△AOC外,還有哪幾對全等的三角形,請直接寫出答案;(不再另外添加輔助線)
(3)在(2)的基礎(chǔ)上,將△A′CB′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繼續(xù)旋轉(zhuǎn),當(dāng)△COE的面積為時,求直線CE的函數(shù)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6年遼寧省沈陽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沈陽)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直線y=-x+1分別與x軸,y軸交于點A,點B.
(1)以AB為一邊在第一象限內(nèi)作等邊△ABC及△ABC的外接圓⊙M(用尺規(guī)作圖,不要求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2)若⊙M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點D,求A,B,C,D四點的坐標(biāo);
(3)求經(jīng)過A,B,D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并判斷在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ADP的面積等于△ADC的面積?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6年遼寧省沈陽市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大綱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沈陽)如圖,已知直線y=x-2與雙曲線y=(x>0)交于點A(3,m).
(1)求m,k的值;
(2)連接OA,在x軸的正半軸上是否存在點Q,使△AO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Q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