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深圳)如圖,拋物線y=ax2-8ax+12a(a<0)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拋物線上另有一點C在第一象限,滿足∠ACB為直角,且恰使△OCA∽△OBC.
(1)求線段OC的長;
(2)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BCP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P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令拋物線中y=0,可得出A、B的坐標,即可確定OA,OB的長.根據(jù)△OCA∽△OBC,可得出關于OC、OA、OB的比例關系式即可求出OC的長.
(2)C是BP中點,因此C的橫坐標是B點橫坐標的一半,在(1)中已經求得了OC的長,因此不難得出C點的坐標.將C點坐標代入拋物線中即可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3)應該有四個符合條件的點:
①以C為圓心,BC為半徑作弧,交x軸于一點,這點符合P點要求,此時CP=BC,已知了B、C的坐標,即可求出P點坐標.
②以B為圓心,BC為半徑作弧,交x軸于兩點,這兩點也符合P點要求,此時BC=BP,根據(jù)B、C的坐標,不難得出BC的長,將B點坐標向左或向右平移BC個單位即可得出P點坐標.
③作BC的垂直平分線,與x軸的交點也符合P點要求,此時CP=BP,可設出P點坐標,用坐標系兩點間距離公式表示出BP和CP的長,即可求出P點坐標.
因此共有4個符合條件的P點.
解答:解:(1)由ax2-8ax+12a=0(a<0)
得x1=2,x2=6.
即:OA=2,OB=6.
∵△OCA∽△OBC,
∴OC2=OA•OB=2×6.
∴OC=2(-2舍去).
∴線段OC的長為2

(2)∵△OCA∽△OBC

設AC=k,則BC=k
由AC2+BC2=AB2
k2+(k)2=(6-2)2
解得k=2(-2舍去)
∴AC=2,BC=2=OC
過點C作CD⊥AB于點D
∴OD=OB=3
∴CD=
∴C的坐標為(3,
將C點的坐標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得=a(3-2)(3-6)
∴a=-
∴拋物線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
y=-x2+x-4

(3)①當P1與O重合時,△BCP1為等腰三角形
∴P1的坐標為(0,0);
②當P2B=BC時(P2在B點的左側),△BCP2為等腰三角形
∴P2的坐標為(6-2,0);
③當P3為AB的中點時,P3B=P3C,△BCP3為等腰三角形
∴P3的坐標為(4,0);
④當BP4=BC時(P4在B點的右側),△BCP4為等腰三角形
∴P4的坐標為(6+2,0);
∴在x軸上存在點P,使△BCP為等腰三角形,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為:
(0,0),(6-2,0),(4,0),(6+2,0).
點評:命題立意:考查數(shù)形結合問題,由拋物線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用幾何中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點的坐標等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深圳)如圖,拋物線y=ax2-8ax+12a(a<0)與x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拋物線上另有一點C在第一象限,滿足∠ACB為直角,且恰使△OCA∽△OBC.
(1)求線段OC的長;
(2)求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BCP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條件的P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深圳)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M在x軸的正半軸上,⊙M交x軸于A、B兩點,交y軸于C、D兩點,且C為的中點,AE交y軸于G點,若點A的坐標為(-2,0),AE=8.

(1)求點C的坐標;
(2)連接MG、BC,求證:MG∥BC;
(3)如圖2,過點D作⊙M的切線,交x軸于點P.動點F在⊙M的圓周上運動時,的比值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求出比值;若變化,說明變化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深圳)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ADC=120°.
(1)求證:BD⊥DC;
(2)若AB=4,求梯形ABCD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6•深圳)如圖所示,圓柱的俯視圖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