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50178  150186  150192  150196  150202  150204  150208  150214  150216  150222  150228  150232  150234  150238  150244  150246  150252  150256  150258  150262  150264  150268  150270  150272  150273  150274  150276  150277  150278  150280  150282  150286  150288  150292  150294  150298  150304  150306  150312  150316  150318  150322  150328  150334  150336  150342  150346  150348  150354  150358  150364  150372  366461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A、C、B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DAC和△EBC都是等邊三角形,AE、BD分別與CD、CE交于點M、N,有如下結(jié)論: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個數(shù)是( )

A.3個
B.2個
C.1個
D.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要測量河兩岸相對的兩點A、B的距離,先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線DE,使A、C、E在同一條直線上(如圖),可以證明在△ABC≌△EDC,得ED=AB,因此,測得DE的長就是AB的長,在這里判定在△ABC≌△EDC的條件是( )

A.ASA
B.SAS
C.SSS
D.H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已知線段a,h作等腰△ABC,使AB=AC,且BC=a,BC邊上的高AD=h.張紅的作法是:
(1)作線段BC=a;
(2)作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MN,MN與BC相交于點D;
(3)在直線MN上截取線段h;
(4)連接AB,AC,△ABC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作法的四個步驟中,有錯誤的一步你認為是(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已知,在△ABC和△DCB中,AC=DB,若不增加任何字母與輔助線,要使△ABC≌△DCB,則還需增加一個條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Rt△ABC中,∠BAC=90°,AB=AC,分別過點B,C作過點A的直線的垂線BD,CE,若BD=4cm,CE=3cm,則DE=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P、Q是△ABC的邊BC上的兩點,且BP=PQ=QC=AP=AQ,則∠ABC的大小等于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等腰在△ABC中,AB=27,AB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點D,交AC于點E,若在△BCE的周長為50,則底邊BC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線與AC所在的直線相交所得到銳角為50°,則∠B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證明二》一章中,我們學習了很多定理,例如:①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②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④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⑤角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在上述定理中,存在逆定理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第1章 證明(二)》2009年水平測試A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有一張直角三角形紙片,兩直角邊AC=5cm,BC=10cm,將△ABC折疊,點B與點A重合,折痕為DE,則CD的長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