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光在_____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歌曲《菊花臺》中有一句歌詞“獨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這句話反映了光的_____現(xiàn)象;能在太陽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是由于光_____而形成的。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_____米/秒。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C.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有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電阻箱、滑動變阻器、開關各一個,已調零的電壓表和電流表各一塊,導線若干.小華利用以上器材探究“當通過導體的電流一定時,導體的電功率跟導體電阻的關系”.小華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斷開開關,按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RP接入電路的電阻值最大;
②將電阻箱的阻值R調為4Ω,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RP接入電路適當?shù)淖柚,閉合開關S,用電壓表測量電阻箱R兩端的電壓U,用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箱的電流I,將R、I和U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③斷開開關,將電阻箱的阻值R調為6Ω,閉合開關S,進行測量,并將R、I和U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驟③再做四次實驗,每次改變電阻箱的阻值,分別將各次R、I和U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⑤利用公式P=UI,分別計算出6次電阻箱R的電功率P的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表格中.
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小華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
(2)請你針對小華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正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器材有:(a)刻度尺;(b)彈簧秤(測力范圍0-3牛頓)(c)滑輪四只,每只重2.5牛頓;(d)適當長的細繩。
(1)根據(jù)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在圖所示的四個滑輪組中,只有選用圖 滑輪組,才能用最小的力提起6.8牛頓的重物,并畫出該滑輪繩子的繞法___________。
(2)完善下列實驗步驟:
A.按要求照圖把實驗器材裝配好。
B.在動滑輪下面掛上重物,并分別記下重物和彈簧秤的位置。
C.__________拉彈簧秤,使重物上升一段距離,讀出__________。
D.用刻度尺分別量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移動的距離。
E.由測得的數(shù)據(jù),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光的色散實驗,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白光通過棱鏡后,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
B. 色散現(xiàn)象表明,白光是復色光
C. 單色光通過棱鏡時,傳播方向不會發(fā)生改變
D. 單色光通過棱鏡時,不會發(fā)生色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幾位同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電流做功就越多
B.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C.電能表測量的是電能表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
D.電吹風通電時把電能全部轉化成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4月26日,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tǒng)的首顆衛(wèi)星“高分一號”,在火箭點火后加速上升的過程中,以下關于衛(wèi)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勢能增加,動能增加B.機械能增加,動能不變
C.重力勢能增加,動能不變D.機械能不變,動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勻速滑動,在木塊前端離開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__,木塊對桌面的壓力_______,木塊對桌面的壓強_______。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芳在距平面鏡1m處照鏡子.她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 (實/虛)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鏡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m,像的大小 (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