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甲圖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乙圖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分析 (1)兩鉛塊緊密接觸后,很難分開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
(2)兩種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擴散,擴散現(xiàn)象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溫度對分子熱運動的影響,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解答 解:
(1)兩鉛塊緊密接觸后,很難分開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
(2)熱水溫度比冷水溫度高,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所以看到熱水變色比冷水變色快.
故答案為:(1)分子間存在引力;(2)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分子動理論的內(nèi)容,都屬于基礎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一只鳥站在一條通過500A電流的鋁質裸導線上,鳥兩爪間的距離是5cm,每厘米長輸電線的電阻為1.5×10-4Ω,鳥兩爪間的電壓為0.375V,鳥不會發(fā)生觸電的原因是由于鳥兩爪間的電壓較低,故不受傷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圓柱形容器內(nèi)放入一個體積為200cm3的柱狀物體,現(xiàn)不斷向容器內(nèi)注入水,并記錄水的總體積V和所對應的水的深度h,如表所示,則柱狀物體的密度為0.7×103kg/m3
V(cm360120180240300360
h(cm)51015192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1、S2,然后斷開開關S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B.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C.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D.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給試管里的水加熱,水沸騰后,水蒸氣推動橡皮塞迅速沖出試管口,水蒸氣在這個過程中( 。
A.內(nèi)能減小,溫度不變,在試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內(nèi)能減小,溫度降低,在試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C.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在試管口變成白色煙霧
D.內(nèi)能增加,溫度降低,在試管口變成白色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請根據(jù)圖示實物電路圖的連接情況,在方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甲、乙兩小車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車的速度為0m/s,乙車的速度為2m/s
C.經(jīng)過5s,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為10m
D.經(jīng)過6s,甲、乙兩車相距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

(1)小聰同學先將凸透鏡對著太陽光,調(diào)整凸透鏡和白紙的距離,直到太陽光在白紙上會聚成一個最小、最亮的點,如圖1,這一操作的目的是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2)把凸透鏡、蠟燭、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后,要調(diào)節(jié)只者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在調(diào)整過程中,由于燭焰的高度不合適,在光屏上得到如圖2所示不完整的像,要想得到蠟燭火焰完整的像,應將蠟燭向上調(diào)節(jié).
(3)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3時,在光屏上恰好出現(xiàn)一個清晰、等大的像,由此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等于10cm;要使燭焰經(jīng)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像,在保持圖示凸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當使蠟燭在光具座上30~40cm刻度之間的范圍內(nèi)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在試管里裝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木塞沖開.
(1)酒精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nèi) 能.
(2)水的溫度升高,這是用熱傳遞的方法增加水的內(nèi)能,使水汽化產(chǎn)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
(3)水蒸氣沖開瓶塞,水蒸氣對瓶塞做功;且瓶口出現(xiàn)“白氣”原因是水蒸氣對塞子做功,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內(nèi)能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白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