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小蕓與同學們在“陽光體育活動”中訓練排球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1. A.
    球墊起后,能繼續(xù)向上運動,是因為球始終受到向上的力作用
  2. B.
    球墊起后,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3. C.
    墊球時,手感覺疼,說明球與手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4. D.
    球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大,說明球的慣性越來越大
C
分析:(1)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稱為慣性,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2)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3)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決定物體慣性大小的因素只有質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
解答:A、球在空中繼續(xù)向上運動,是由于球具有慣性,故該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球上升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處于瞬間的靜止,但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會向下落,因此此時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該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墊球時,手感覺疼,說明球與手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故該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球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大,是由于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的緣故,故該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慣性問題是學生出錯較多的地方,要特別注意衡量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質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是沒有關系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永州)如圖所示是小蕓與同學們在“陽光體育活動”中訓練排球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同學們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與支路電流有什么關系”,圖A是蕓小組同學連接電路的一部分.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要求L1,L2并聯(lián).電流表測L1的電流.
(2)在框內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3)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
斷開
斷開
狀態(tài),在不清楚電路電流大小的情況下,電流表應使用
量程,并進行試觸.
(4)某次測量時電流表接線柱的使用和指針的位置如圖所示.則該電路中的電流是
0.24A
0.24A

(5)小巖所在小組的同學選了兩個規(guī)格為“2.5V 0.3A”的小燈泡,做了兩次實驗,第一次用了兩節(jié)干電池做電源,第二次用了一節(jié)干電池做電源,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I1電流/A I2電流/A 干路電流I/A
第一次測量 0.28 0.28 0.56
第二次測量 0.16 0.16 0.32
在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論證時,小巖認為該實驗應有如下結論:
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電流都相等;
②干路電流與支路電流的關系為 I=2I1
由于本組其他同學對小巖得出的結論有異議,于是他們又找來另一種規(guī)格為“3.8V,0.3A”的小燈泡,重新做了兩次實驗.請你寫出他們接下來的實驗過程
用一只規(guī)格為“3.8V 0.3A”的燈泡替換其中一只“2.5V 0.3A”的燈泡,重新測量出表格中各物理量的數(shù)據(jù).改變串聯(lián)電池組中電池的個數(shù),重復上面實驗兩次,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格,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用一只規(guī)格為“3.8V 0.3A”的燈泡替換其中一只“2.5V 0.3A”的燈泡,重新測量出表格中各物理量的數(shù)據(jù).改變串聯(lián)電池組中電池的個數(shù),重復上面實驗兩次,將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格,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小蕓與同學們在“陽光體育活動”中訓練排球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球墊起后,能繼續(xù)向上運動,是因為球始終受到向上的力作用
B.球墊起后,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C.墊球時,手感覺疼,說明球與手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D.球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大,說明球的慣性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5所示是小蕓與同學們在“陽光體育活動”中訓練排球時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球墊起后,能繼續(xù)向上運動,是因為球始終受到

向上的力作用

B.球墊起后,上升到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C.墊球時,手感覺疼,說明球與手之間的作用力是

相互的

D.球下落過程速度越來越大,說明球的慣性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