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水平臺上放有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質(zhì)量相等、體積不等的正方體物塊M、N分別放入兩杯中,靜止時如圖所示,液面剛好相平.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C.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大于乙液體對懷底的壓強
D.若將M、N同時放入乙液體中靜止時,M、N受到液體的浮力相等

分析 (1)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比較兩物塊所受浮力關系;
(2)根據(jù)密度公式比較兩物塊的密度關系;
(3)首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比較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然后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杯底受到的壓強關系;
(4)首先根據(jù)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判斷N放入甲液體中的狀態(tài),然后利用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比較M、N底面受到液體的壓力關系.

解答 解:A、物塊M在甲中漂浮,則F浮M=GM,物塊N在乙中懸浮,則F浮N=GN,而兩物塊質(zhì)量相等,則GM=GN,故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故A錯誤;
B、由圖知,M的體積小于N的體積,兩物塊質(zhì)量相等,根據(jù)ρ=mV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故B正確;
C、由圖知,M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N排開液體的體積,又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根據(jù)FgV可知,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即ρ>ρ,兩液面等高,根據(jù)p=ρgh可知,甲液體對杯底的壓強大于乙液體對懷底的壓強.故C正確;
D、物塊N在乙中懸�。é�N),又因為ρ>ρ,故將N放入甲液體中靜止時,N漂浮,物塊M在甲中也漂浮,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可知,F(xiàn)=G,兩物塊質(zhì)量相等,故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此題考查物體浮沉條件、密度、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同時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等知識點,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目,此題難度適中,適合學生訓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請分析如下電路圖,在連錯的導線畫×,并改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城市輕軌可以緩解城市公交運輸壓力,泉州市輕軌1號線項目最快將于2018年開工建設.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收集到電動輕軌機車車和燃油公交車在某段運行區(qū)間內(nèi)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
××型號
燃油公交車
燃油熱值(q)
4×107J/kg
平均速度
15km/h
額定載客量
40人
××型號
電動輕軌機車
平均功率(P)
106W
平均速度
50km/h
額定載客量
600人
(1)公交車行駛1km消耗燃油0.3kg,這些燃油完全燃燒放出多少熱量?
(2)輕軌機車行駛1km,消耗多少電能?
(3)通過計算,在行駛1km的人均能耗方面,比較兩種交通工具達到額定載客量時誰更節(jié)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鋼球從斜面上某個高度由靜止沿斜面滾下,在底部與靜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發(fā)生碰撞,木塊沿水平向右運動直至停止.

(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被推動距離的大小來判斷鋼球的動能大�。�
(2)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目的是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3)換用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目的是探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4)木塊最終會停下來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5)如果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為0,木塊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共享單車是指企業(yè)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公共服務區(qū)等地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jīng)濟的一種新形態(tài).如圖所示是我市街頭配置的公共自行車,下列與自行車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輪胎上制有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車坐墊做得較寬是為了增大壓強
C.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時,車的重力做功
D.停止蹬車后車仍能繼續(xù)前行,是由于車具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是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中所用起重機滑輪組的裝置圖,與電動機連接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為5000N,電動機拉動繩子的最大功率為12kW.某次提升的物體重力為1800N,滑輪組提升時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小車所受摩擦阻力、繩重及滑輪組的摩擦.求:
(1)物體勻速提升2m的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和總功.
(2)動滑輪重G
(3)若要求被提升重物以v=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整個裝置工作過程中所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Gm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有一個步驟是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點燃蠟燭應在這個步驟之前(填“前”或“后”).若凸透鏡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各點,分別調(diào)節(jié)光屏的位置.

①燭焰放在c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大;
②燭焰放在a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小;
③燭焰放在c點時,屏上出現(xiàn)最清晰像時,屏距凸透鏡最遠;
④燭焰放在d點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燭焰的像;燭焰從a移到b的過程中,像的大小變大,像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生活中的數(shù)據(jù),正確的是( �。�
A.吃飯用的筷子長度約為0.6m
B.初中生在水中游泳時受到的浮力約為550N
C.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6×103Pa
D.人沐浴時水的溫度約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將小電動機與小燈泡按如圖所示的電路連接,在小電動機轉(zhuǎn)軸上繞線,然后用力拉線,使電動機轉(zhuǎn)動,小燈泡發(fā)光,該現(xiàn)象中:
①電產(chǎn)生了磁,使電動機轉(zhuǎn)動,②磁產(chǎn)生了電,使小燈泡發(fā)光,
③電動機相當于電源,④轉(zhuǎn)動停止,燈泡熄滅.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