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03年10月16日,我巡天使者“神州”五號載人飛船在歷時21小時,環(huán)繞地球14圈,軌道艙繼續(xù)留在太空工作半年,返回艙向著地球表面,向著祖國大陸返回,準確地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qū)域,6時54分首飛宇航員楊利偉自主出艙,他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為宇航員的出艙和在太空建立實驗室做了一定準備,當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由于和空氣發(fā)生劇烈摩擦,使得返回艙的“防熱底板”發(fā)熱很厲害,此時它的能量變化是重力勢能
變小
變小
;機械能
變小
變小
,內能
變大
變大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分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物體的質量、物體的高度,質量越大,所處的位置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且機械能可以和內能之間發(fā)生相互轉化.
解答:解:返回艙進人大氣層一段時間后,由于受空氣阻力作用,其速度變小,質量不變,其動能變�。煌瑫r其高度變小,其重力勢能也變小,故其機械能變�。瑫r由于返回艙和空氣之間存在摩擦力,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減少,內能增加.
故答案為:變��;變��;變大;
點評:掌握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能判斷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4、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返航,實現(xiàn)了中國人幾千年的“飛天”夢.當飛船減速著陸時,航天英雄”楊利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5?錦州)我國發(fā)射的“神舟五號”宇宙飛船,載人艙于2003年10月16日順利地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載人艙在下落到地面附近的某一高度時,由于空氣阻力的作用使其勻速運動,在勻速下落過程中,載人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3年10月16日6時54分,“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完成了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返回艙在內蒙古主著陸場地安全著陸.
(1)火箭發(fā)射時發(fā)生的能量轉化主要是
化學
化學
能轉化為
內能,再轉化為機械
內能,再轉化為機械
能.
(2)在飛船關閉發(fā)動機后繞地球飛行時,如果在艙內進行下列實驗,與在地面相比,其中最難完成的是
C
C
(填字母).
A.用溫度計測溫度;B.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C.用漏斗、濾紙過濾,除去水中的泥沙.
(3)如果將農作物種子攜帶到太空,然后再帶回來進行種植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在失重狀態(tài)下看種子的基因是否發(fā)生變化
在失重狀態(tài)下看種子的基因是否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3年10月16日是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一天,“神舟
號”載著我們的宇航英雄楊利偉在遨游了太空14圈以后順利著陸在內蒙古大草原,這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的宇航強國.飛船在升空過程中消耗了燃料的
化學
化學
能,轉化為飛船的
機械
機械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我國首位叩訪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在地球上重637N,則他乘坐“神舟5號”載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時,他的質量為
65
65
kg.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后,楊利偉安全返回,降落在預定的著陸場--內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阿木古郎牧場上.則楊利偉從太空返回地面的過程中,他的質量將
不變
不變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