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兩塊密度相同、大小不同的木塊疊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并浮在水面上,這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若輕輕撥動上面的小木塊,使它滑落到水中,當大、小木塊都靜止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2,則它們的關(guān)系是p1________p2(填“>”、“=”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7、本題有兩小題:
(1)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
①小明的操作如圖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
溫度計的液泡與容器底相接觸

②他改正錯誤后,當水溫上升到84℃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3min后停止讀數(shù),其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84 88 96 98 98 98 98
第三次數(shù)據(jù)沒育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該讀數(shù)為
92
℃.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溫度
不變

③小華做此實驗時,發(fā)現(xiàn)無論加熱多長時間,水始終都不能沸騰,你認為原因可能是
實驗火焰太小,水散發(fā)熱量太多,以至于水不能達到沸點
(寫出一條即可).
(2)為了研究物質(zhì)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蠟塊 干松木
體積V/cm3 質(zhì)量m/g 體積V/cm3 質(zhì)量m/g
10 9 10 5
20 18 20 10
30 27 30 15
40 36 40 20
①在如圖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zhì)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

②分析圖表可知,同種物質(zhì)的不同物體.其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
相同
;不同物質(zhì)的物體其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
不同
 (以上兩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
速度
(寫一個即可).
③本實驗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為了尋找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8、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掛著同一鐵塊先后浸沒在甲、乙兩種液體中(與杯底均未接觸),觀察到在乙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則該鐵塊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比較是:
甲大
,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相比較是:
甲大
.(以上兩空選填“甲大”、“乙大”或“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利用實驗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guān)系.他把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分別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

(1)上述四種情況,
圖中金屬塊所受到的浮力最�。�
(2)由圖甲和圖乙得出的結(jié)論是
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3)做丙、丁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
液體密度
液體密度
有關(guān).
(4)由圖丙和圖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5)做
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兩種液體,A液體的密度為ρ,B液體的密度為2ρ.一個邊長為a的小立方體物體,一半浸沒在A液體中,另一半浸沒在B液體中,物塊的上表面與A液體上表面齊平,則物塊的密度為
1.5
1.5
ρ.若在物塊上端加一個大小為物塊重力0.1倍的豎直向下的壓力,則物塊下沉的距離為
0.15
0.15
a.(物塊始終未與水槽底部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兩種液體,A液體的密度為ρ,B液體的密度為2ρ.一個邊長為a的小立方體物塊,一半浸沒在A液體中,另一半浸沒在B液體中,物塊的上表面與A液體上表面齊平,則物塊的密度為
3
2
3
2
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