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學習密度知識之后,小明通過實驗測量鹽水的密度.
(1)小明在使用天平前,先調節(jié)天平,使指針尖對準分度標尺中央的刻度線,如圖甲所示.同組的劉強提醒有錯誤,小明馬上進行了糾正:他先______,然后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小明設計實驗方案A后,通過分析、思考及與同學交流,改進并設計了實驗方案B(如下表所示)
方案A方案B
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②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2
③把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④求出ρ鹽水=數(shù)學公式
①用天平測出盛有鹽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下的鹽水的總質量m2
④求出ρ鹽水=數(shù)學公式
圖乙顯示的是按方案B實驗時,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時的情景,圖丙顯示的是倒入鹽水后量筒的讀數(shù).根據(jù)圖中相關數(shù)據(jù)幫小明將下表填寫完整.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g)玻璃杯和所剩鹽水的總質量m2(g)量筒中鹽水的質量(g)______鹽水的密度ρ(kg/m3
150____________30______
(3)如果使用實驗方案A、B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分別用ρA和ρB表示,在實驗過程正確并且規(guī)范的情況下ρA______ρB(選填“>”、“<”或“=”).

解:
(1)甲圖中,游碼沒有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上,就調節(jié)平衡了.他應先將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上,然后向右移動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燒杯、鹽水總質量:
m1=150g,
燒杯、剩余鹽水質量:
m1=100g+10g+5g+2g=117g,
量筒中鹽水質量:
m=m1-m2=150g-117g=33g,
量筒中鹽水體積:
V=30cm3,
鹽水的密度:
ρ===1.1g/cm3=1.1×103kg/m3
(3)使用實驗方案A,將有一部分鹽水留在燒杯壁上,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了鹽水的體積小了,由密度公式可知,質量不變,所以測得的密度偏大;而使用實驗方案B克服了因燒杯壁粘液體帶來的試驗誤差.所以ρA>ρB
故答案為:(1)將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上,右;(2)見表格;(3)>.
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調節(jié)方法: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位置.
(2)方案B實驗中,燒杯剩余鹽水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顯示質量之和;求出量筒內鹽水的質量;由量筒示數(shù)得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再由密度公式計算鹽水的密度;
(3)使用實驗方案A,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鹽水的體積V,很明顯將有一部分鹽水留在燒杯壁上,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了鹽水的體積小了,根據(jù)密度公式可知,質量不變,所以測得的密度偏大了.而使用實驗方案B克服了因燒杯壁粘液體帶來的試驗誤差.
點評:測液體的密度方法較多,正確做法是用天平測出燒杯液體總質量,再將適量液體倒入量筒,測出體積V,并測出剩余燒杯液體質量,算出倒入量筒的質量m,用ρ=計算出密度,這種做法克服了因燒杯壁粘液體帶來的試驗誤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天橋區(qū)模擬)學習密度知識之后,小明通過實驗測量鹽水的密度.
(1)小明在使用天平前,先調節(jié)天平,使指針尖對準分度標尺中央的刻度線,如圖甲所示.同組的劉強提醒有錯誤,小明馬上進行了糾正:他先
將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將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然后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小明設計實驗方案A后,通過分析、思考及與同學交流,改進并設計了實驗方案B(如下表所示)
方案A 方案B
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②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2
③把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④求出ρ鹽水=
m2-m1
V
①用天平測出盛有鹽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下的鹽水的總質量m2
④求出ρ鹽水=
m1-m2
V
圖乙顯示的是按方案B實驗時,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時的情景,圖丙顯示的是倒入鹽水后量筒的讀數(shù).根據(jù)圖中相關數(shù)據(jù)幫小明將下表填寫完整.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g) 玻璃杯和所剩鹽水的總質量m2(g) 量筒中鹽水的質量(g)
量筒中鹽水體積V(cm3
量筒中鹽水體積V(cm3
鹽水的密度ρ(kg/m3
150
117
117
33
33
30
1.1×103
1.1×103
(3)如果使用實驗方案A、B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分別用ρA和ρB表示,在實驗過程正確并且規(guī)范的情況下ρA
ρB(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天橋區(qū)三模)學習了密度的知識之后,小明通過實驗測量牛奶的密度,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左側,此時應向
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圖1、2、3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牛奶的質量為
120
120
 g,牛奶的密度為
1.2×103kg/m3(或1.2g/cm3
1.2×103kg/m3(或1.2g/cm3

(3)在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小明認為將圖35的實驗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整,會更加準確地測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認為圖中合理的實驗操作順序應調整為
2、3、1
2、3、1
;調整后測得的牛奶密度
小于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測得的牛奶密度.實驗次數(shù)太少,存在著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屆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學習了密度的知識之后,小明通過實驗測量牛奶的密度,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1)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左側,此時應向________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圖中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牛奶的質量為______ g,牛奶的密度為____________。
(3)在與同學們交流的過程中,小明認為將圖的實驗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整,會更加準確地測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認為圖中合理的實驗操作順序應調整為____________;調整后測得的牛奶密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測得的牛奶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年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中學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學習密度知識之后,小明通過實驗測量鹽水的密度.
(1)小明在使用天平前,先調節(jié)天平,使指針尖對準分度標尺中央的刻度線,如圖甲所示.同組的劉強提醒有錯誤,小明馬上進行了糾正:他先______,然后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小明設計實驗方案A后,通過分析、思考及與同學交流,改進并設計了實驗方案B(如下表所示)
方案A方案B
①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②在空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2
③把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④求出ρ鹽水=
①用天平測出盛有鹽水的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下的鹽水的總質量m2
④求出ρ鹽水=
圖乙顯示的是按方案B實驗時,將燒杯中的部分鹽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時的情景,圖丙顯示的是倒入鹽水后量筒的讀數(shù).根據(jù)圖中相關數(shù)據(jù)幫小明將下表填寫完整.
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g)玻璃杯和所剩鹽水的總質量m2(g)量筒中鹽水的質量(g)______鹽水的密度ρ(kg/m3
150____________30______
(3)如果使用實驗方案A、B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分別用ρA和ρB表示,在實驗過程正確并且規(guī)范的情況下ρA______ρB(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