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老打擊樂器,由青銅鑄成,它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并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亦傳至東亞其它地區(qū).現(xiàn)有四個編鐘,如圖所示,它們按大到小的順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編鐘上有一隱形的裂痕.為了查找出這口編鐘,用錘子分別敲擊時它們,將發(fā)出的聲音時所產(chǎn)生的聲波輸入示波器中時顯示出的對應的波形圖,則下列關于敲鍾時用力大小和判斷裂痕的有無,說法中正確的是( 。
精英家教網(wǎng)
分析:音調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響度跟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音色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品質有關.
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大;偏離原位置越遠,振幅越大.
解答:解:從圖中可以看出,振幅最大的時丙圖,因此敲丙編鐘用力最大,故AC錯誤;
音調與振動快慢有關,丁的質量最小,故丁的振動頻率最快,音調最高,而圖中丁的音調不是最高,因此丁編鐘有裂痕,故B正確,D錯誤.
故選B.
點評:通過比較聲音的波形圖來考查頻率對音調的影響和振幅對響度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能夠從波形圖上看懂頻率和振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