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甲、乙兩個小燈泡連接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甲、乙兩燈均正常發(fā)光,但甲燈比乙燈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兩燈均正常發(fā)光時,甲燈兩端的電壓等于乙燈兩端的電壓
B.兩燈均正常發(fā)光時,甲燈電阻小于乙燈電阻
C.若兩燈位置對換后,甲燈就要比乙燈暗
D.如果將兩燈串聯(lián)在該電源上,兩燈都變暗

分析 ①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判斷兩燈泡兩端電壓的關系;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等于額定功率;
②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
③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R=$\frac{{U}^{2}}{P}$確定兩燈泡的電阻關系;
④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P=$\frac{{U}^{2}}{R}$確定兩燈泡串聯(lián)時的燈泡的亮暗關系.

解答 解:(1)兩燈并聯(lián)且正常發(fā)光,所以甲燈兩端的電壓等于乙燈兩端的電壓,故A正確;
(2)兩燈泡并聯(lián),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甲燈亮度比乙燈亮度大說明甲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大、額定功率也較大,
根據(jù)R=$\frac{{U}^{2}}{P}$可知,甲燈泡的電阻小于乙燈泡的電阻,故B正確;
(3)兩燈泡并聯(lián),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兩燈泡位置對換時,燈泡的亮暗不變,即甲燈亮度比乙燈亮度大,故C錯誤;
(4)因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當兩燈泡串聯(lián)時,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原理,兩燈泡的實際電壓都小于額定電壓,實際功率都小于額電功率,兩燈都變暗,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關鍵是電功率公式的靈活應用和知道燈泡的亮暗取決于實際功率的大小以及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功率與額定功率相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為測量待測電阻Rx阻值,小東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個電路,R0的阻值已知,且電源電壓不變,在不改拆電路的情況下,用乙圖她不能測出Rx的阻值,這是因為拔動開關時有一次會造成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反接,從而無法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小明在實驗室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礦石的密度.他先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測量礦石的質量,示數(shù)如圖11甲所示,則礦石的質量為0.052kg.最后他用量筒測量礦石的體積,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礦石的密度為2.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人們都能聽見
B.一般是根據(jù)歌聲的響度來判斷歌手是誰
C.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最快
D.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可以是樂音,也可能是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與接觸面大小有關
D.與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剛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及有關器材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序號實驗條件測力計示數(shù)/N
長方體木塊的放置表明情況壓力/N
1平放木板81.6
2平放木板122.4
3平放木板163.2
4側放木板163.2
5豎放木板163.2
6平放木板上鋪棉布82.4
7平放木板個鋪毛巾84.0
(1)由序號1、6、7的三次實驗,可以驗證猜想B(填字母)
(2)要驗證猜想A,應選取序號為1、2、3的三次實驗.
(3)根據(jù)表中信息,能否驗證猜想C?能(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為了研究物體動能由什么因素決定,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展開實驗,他讓同一小球在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去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
(1)小明打算探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
(2)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小球.
(3)小球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被撞擊后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來體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且小于10V,已知R1=15Ω,R2=20Ω,燈泡電阻小于15Ω,當斷開開關S1、S2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當閉合開關S1、S2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1A,此時燈泡正常發(fā)光,求燈泡的額定功率(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明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進行以下操作:

(1)如圖1所示操作的錯誤是沒有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糾正錯誤后,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
(2)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2中的甲、乙、丙所示.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中甲、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答:不對.你的理由是:沒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比較乙、丙兩幅圖的實驗情況,你能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4)從圖中甲、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小明在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在木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仍然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逐漸增大,直到拉動木塊為止.該現(xiàn)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拉力的大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