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7.閱讀短文
                           用磁懸浮點燃二極管
  四川周老師向同學展示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用線圈連接幾個發(fā)光二極管,把它們置于一塊輕質(zhì)鋁盤上,再把這個裝置放在電磁爐上,電磁爐通電后鋁盤突然懸浮起來,二極管同時發(fā)光(如圖),看到同學們迷惑不解的樣子,周老師解釋說:“第一,電磁爐通電后能在周圍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磁感線穿過鋁盤在鋁盤上產(chǎn)生漩渦電流,渦旋電流反過來又產(chǎn)生磁場,所以裝置能懸浮.第二,磁感線穿過連接二極管的線圈,線圈中產(chǎn)生電流使二極管發(fā)光.”
    其實除了閉合導體的一部分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外,導體所處得磁場強弱發(fā)生變化同樣可以產(chǎn)生感應電流,周老師的實驗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短文中的空白位置填切割,這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
(2)鋁盤能懸浮在電磁爐上,說明鋁盤產(chǎn)生的磁場與電磁爐產(chǎn)生的磁場相互排斥;
(3)同學們觀察發(fā)現(xiàn),二極管在發(fā)光時一閃一滅,而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裕纱丝梢耘袛嗑€圈上產(chǎn)生的是交流電(填“交流電”或“直流電”).
(4)當裝置懸浮在電磁爐上時,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分析 (1)電磁感應現(xiàn)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就有感應電流;
(2)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3)根據(jù)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赃M行判斷;
(4)懸浮在電磁爐上的裝置受到磁場間的磁力和重力作用.

解答  解:(1)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而在導體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現(xiàn)象叫做電磁感應現(xiàn)象;
(2)因為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因此鋁盤能懸浮在電磁爐上,說明鋁盤產(chǎn)生的磁場與電磁爐產(chǎn)生的磁場相互排斥;
(3)因為二極管具有單向?qū)щ娦裕䴓O管在發(fā)光時一閃一滅,說明二極管所在的電路時為通路時為斷路,因此斷線圈上產(chǎn)生的是交流電;
(4)當裝置懸浮在電磁爐上時,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故答案為:切割;(1)切割;電磁感應;(2)排斥;(3)交流電;(4)磁;重.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電磁感應現(xiàn)象、半導體的特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平衡力的辨別,涉及的知識點多,但都屬于基礎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的盛有某種液體容器中,有A、B、C三點,液體對它們的壓強分別為PA、PB和PC,則( �。�
A.PC>PA>PBB.PA>PB=PCC.PA<PB<PCD.PA<PB=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小強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支持力與拉力的關系”.他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歸納出臺秤的示數(shù)FN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T的關系:FN=8N-FT
FT/N1.22.43.64.85.26.4
FN/N6.85.64.43.22.8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用一塊已切成長方體的肥皂(如圖甲,前后面保留了凹下去的字)做了以下實驗:

(1)測肥皂的密度
①小明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天平、刻度尺.
②小明測出相關物理量,他計算密度的表達式應為ρ=mabc(用直接測量的物理量表達).
③用上面方法測出的密度偏�。ㄆ�/偏小).
(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小明提出了以下的設計方案:
①在肥皂的側(cè)面安裝一個拉鉤,如圖乙,將沒有字的一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其讀數(shù)為F1
②用小刀將有字的部分削平后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①相同),如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其讀數(shù)為F2;
③比較得出結(jié)論:若F1和F2不等,則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若F1和F2相等,則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小紅認為這個設計方案不妥,你能說出其原因嗎?沒有控制壓力相同.
提出你的改進方法:肥皂的側(cè)面安裝一個拉鉤后,先做步驟②,再做步驟①.
小紅又用如圖丁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3)實驗時,小紅記錄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
a.分析序號1、2、3 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F大小的關系式是f=0.2F.
b.如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應選序號為1、4、5 三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序號木塊放置情況木板表面情況壓力/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1平放木板61.2
2平放木板81.6
3平放木板102.0
4平放木板上鋪棉布61.8
5平放木板上鋪毛巾63.0
(4)小紅在實驗時還發(fā)現(xiàn):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會變化.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F-t圖象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到木塊勻速滑動的F-t圖象如圖戊所示,其中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分析圖象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用2.3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如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拉力是2N,則下列對木塊所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C.
A.靜止                        B.勻速直線運動
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如圖為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其中圖甲和圖乙所用的是粗糙程度相同且較光滑的木板,圖丙所用的是較粗糙的木板,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
猜想B: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C: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小明設計了如下的實驗過程:
(1)實驗中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目的是使拉力等于摩擦力;
(2)為了驗證猜想A,比較圖甲和圖乙可得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圖甲和圖丙,可得出:壓力一定,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將圖甲中的木塊側(cè)放進行實驗,測出的摩擦力與圖甲實驗所測出的摩擦力相同,可驗證猜想C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請?zhí)岢鲆粋€滑動摩擦力大小還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猜想,你的猜想是:滑動摩擦力跟物體的重力有關(滑動摩擦力與物體的運動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興趣小組在探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規(guī)律的實驗中,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同一物體A逐漸浸入到密度的液體中,并通過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得出以下一些結(jié)論: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液體的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甲、丙、丁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物體所受浮力與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2)由實驗可知A物體的重力為6N,A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是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有軌電車沿平直的軌道勻速行駛,站在車里的人,水平方向上肯定( �。�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電車的牽引力
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D.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折”斷的筷子
B.
手影
C.
拱橋倒影
D.
看露珠下的葉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在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的關系”時,小華設計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將一木塊從“樁”的正上方靜止釋放,木塊撞擊“樁”后在沙中一起向下移動一段距離AB.取下木塊,換另一質(zhì)量不同的木塊從同一位置靜止釋放,木塊撞擊“樁”后一起向下移動一段距離BC,比較AB和BC,得出實驗結(jié)果. 

(1)測量AB之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其值為0.40cm;
(2)木塊從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動能增加(增加/減小/不變),重力勢能減小;
(3)實驗中通過木樁陷入沙中的深度反映木塊重力勢能的大小;
(4)指出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①沒有保持兩次實驗中鉤碼下落的高度相同;②兩次實驗次數(shù)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