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人用如圖所示裝置提起一重為900N的物體G,動滑輪重100N,BO=2AO杠桿自重、繩重和摩擦不計,工人在B端所用拉力F與杠桿垂直,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1)若工人重力為650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4×10-2m2,則人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2)求此裝置的機械效率.

分析 (1)已知重為900N的物體G,動滑輪重100N,根據(jù)F=$\frac{1}{2}$G可求得A端拉力,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得B端拉力,已知重力,可求得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再利用p=$\frac{{F}_{壓}}{S}$可求得人對地面的壓強;
(2)根據(jù)W=Gh可求得有用功,利用W=Fs可求得總功,然后利用η=$\frac{{W}_{有}}{{W}_{總}}$可求得此裝置的機械效率.

解答 解:(1)A端拉力FA=$\frac{1}{2}$G=$\frac{1}{2}$(G+G)=$\frac{1}{2}$×(900N+100N)=500N,
由杠桿平衡條件FA•OA=FB•OB,
則FB=$\frac{{F}_{A}•OA}{OB}$=$\frac{500N•OA}{2OA}$=250N,
工人對地面的壓力F=G-FB=650N-250N=400N,
人對地面的壓強p=$\frac{{F}_{壓}}{S}$=$\frac{400N}{4×1{0}^{-2}{m}^{2}}$=1×104pa;
(2)有用功W=Gh=900N•h,
在A端移動距離s=2h,
由BO=2AO可知,在B端移動距離s′=2s=4h.
則總功W=FBs′=400N•4h.
此裝置的機械效率η=$\frac{{W}_{有}}{{W}_{總}}$×100%=$\frac{900N•h}{400N•4h}$×100%=56.25%.
答:(1)人對地面的壓強為1×104pa;
(2)求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56.25%.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機械效率、杠桿平衡條件、壓強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掌握和運用,能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求得工人對地面的壓力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小金在做“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時,所用電源電壓為4.5伏,燈泡額定電壓2.5伏.

(1)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若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甲中滑片P向B(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伏;
(2)小金同學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5瓦.該圖象不是直線,主要原因是燈絲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近期流行一種“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  )
A.增大像距B.增大取景范圍
C.增大人像的大小D.縮短景物到鏡頭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常見的視力缺陷類型有近視眼和遠視眼,如圖所示是一位視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圖,要矯正他的視力缺陷應配帶凹透鏡.(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R1=4Ω,R2=6Ω,S斷開時,表V的讀數(shù)是2.4V,當S閉合時表A的讀數(shù)是1.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測量浮力的實驗中,曉琳同學將一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所受的重力(如圖所示);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金屬塊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金屬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N.下列關于金屬塊的幾個物理量中,數(shù)據(jù)不正確的是(g取10N/kg,ρ=1g/cm3)( 。
A.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0.27kgB.金屬塊的體積為50cm3
C.金屬塊的密度為54g/cm3D.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滑輪組提升正方體物體,動滑輪重2N,不計摩擦和繩重,物體邊長為0.1m,密度為2×103kg/m3,物體的質(zhì)量是2kg;作用在繩端的拉力F為8N時,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6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是6.40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6N,溫度計示數(shù)-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麗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shù)鉤碼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繩端移動的距離s/m機械效率η
120.051.00.1566.7%
240.051.70.1578.4%
360.050.15
(1)表格中編號①處數(shù)據(jù)應為2.4N,編號②處數(shù)據(jù)應為83.3%.

(2)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主要與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
(3)若將此滑輪組換一種繞繩方法,不計摩擦及繩重,提升相同的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