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次數(shù) | 木塊質量/g | 運動距離/m | 運動時間/s |
1 | 100 | 1.000 | 0.8 |
2 | 150 | 1.000 | 0.8 |
3 | 200 | 1.000 | 0.8 |
4 | 250 | 1.000 | 0.8 |
分析 (1)需要測量的距離是木塊的前端與金屬片之間的距離;
(2)根據速度公式v=st可求得第一次實驗木塊的平均速度.對比4次實驗數(shù)據可得出結論.
解答 解:(1)根據木塊的運動過程可知,需要測量的距離是木塊前端與金屬片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
(2)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st;
第一次實驗中,木塊運動的距離為1.000m,運動時間為0.8s,
則平均速度為:v1=s1t1=1.000m0.8s=1.250m/s;
從實驗過程來看,四次實驗所用的木塊質量不同,運動距離和運動時間均相同,即平均速度相同,可知木塊的平均速度與質量無關.
故答案為:(1)如上圖所示;(2)v=st;1.250m/s;無關.
點評 此題是測量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掌握實驗原理及測量的方法,此題還考查學生處理表格信息的能力.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S1、S3斷開,S2閉合時,L1與L2串聯(lián) | |
B. | 當S2斷開,S1、S3閉合時,L1與L2并聯(lián) | |
C. | 當S1、S2、S3閉合時,兩燈都亮 | |
D. | 當S1、S2閉合,S3斷開時,只有L2燈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電路符號來表示電路元件連接電路用了模型法 | |
B. | 通過做功和熱傳遞同樣改變物體的內能運用了等價變換法 | |
C. | 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反應吸熱多少用了轉換法 | |
D. | 將物體分為導體和絕緣體運用了分類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聲音越來越大 | B. | 聲音越來越小 | ||
C. | 聲音大小保持不變 | D. | 發(fā)聲將停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