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如圖所示的三個物理小實驗或現(xiàn)象回答問題.
(甲)圖:在一個密閉裝滿水的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從樓上陽臺向細管里灌水,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木桶壓裂了;(乙)圖:給用細鐵絲繞制的線圈加熱,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了;(丙)圖:將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壓緊后,再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
(甲)實驗表明:________;
(乙)實驗表明:________;
(丙)現(xiàn)象表明:________.

在液體密度相同的情況下,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有些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分析:液體的壓強跟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當液體的密度一定時,液體的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
有的導體電阻受溫度影響大,有的導體電阻受溫度影響比較�。械膶w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
分子之間同時存在斥力和引力,有時表現(xiàn)為斥力,有時表示為引力.
解答:(甲)圖,液體的密度一定,液體是深度越大,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越大,把木桶撐破.
(乙)圖,給細鐵絲線圈加熱,電壓不變,電阻增大,電流減�。f明有些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丙)圖,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壓緊后,再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并且引力還很大.
故答案為:(甲)在液體密度相同的情況下,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乙)有些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丙)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
點評:本題主要通過小實驗考查了液體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導體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分子之間的作用力.
導體電阻跟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有關,有時還跟溫度有關,我們進行計算題時要明確是否考慮導體電阻受溫度的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河西區(qū)二模)學習了電學知識后,某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發(fā)現(xiàn),電學量的變化往往能用來反映力學、熱學、光學等物理量的變化.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共同設計了一種用電學量的變化來反映力學量-----距離變化的裝置.
(1)如1所示是他們最初設計的裝置原理圖,圖中R0是定值電阻,ab是沿豎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長60c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其電阻Rab為9Ω,電阻隨長度變化均勻;M是上下均有掛環(huán)、可沿豎直導軌上P移動的小物塊,它左端用水平金屬細桿(電阻不計)與滑片P相連,P與ab接觸良好;除金屬桿ab、小物塊M,金屬細桿和導軌外,他們還準備了以下器材:
A.電源(提供4V的穩(wěn)定電壓)
B.電源表A(量程0~0.6A)
C.電壓表V1(量程0~3V)
D.電壓表V2(量程0~15V)
E.定值電阻R0(1Ω、3Ω、5Ω的電阻各一個)
F.開關S一個、導線(足夠長)若干
①同學們認為,該裝置應該盡可能地反映M移動的距離范圍,同時還希望電壓表上的每根刻度線都能夠表示出移動是距離值,要達到此目的,電壓表應該選
C
C
(填器材序號字母)、定值電阻R的阻值應該選
3
3
Ω的.
②在他們①的設計的設計方案中,P在ab的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
1.5
1.5
V.
(2)老師在充分肯定他們的設計方案后,提出一個建議,能否在上述實驗方案的基礎上再想想辦法,使測量的距離范圍更大?
他們經(jīng)過討論后,決定增加一組滑輪組試試,圖2所示的三個圖分別是小明、小亮和小艷設計的滑輪組與M連接的示意圖,他們希望通過電表的示數(shù)間接反映繩上N點的移動距離,且要求N點移動距離范圍超過M.
①小明的連接方式能夠達到目的嗎?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請你說明理由:
根據(jù)滑輪組繩的繞法可知,N點的移動距離范圍小于M
根據(jù)滑輪組繩的繞法可知,N點的移動距離范圍小于M

小亮
小亮
(填“小明”、“小亮”、或“小艷”)的連接方式能使測量的N點移動距離范圍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越秀區(qū)一模)(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首先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使
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調(diào)節(jié)右邊鉤碼的個數(shù)和懸掛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1.1N,鉤碼對杠桿的拉力F2=1.47N,測得支點O到這兩個作用點的距離L1=20cm,L2=10cm,他將所得數(shù)據(jù)直接代入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中,發(fā)現(xiàn)F1?L1和F2?L2并不相等,從而認為杠桿的平衡條件不一定是F1?L1=F2?L2,小明的失誤地方是
誤將圖中的L1看作是F1的力臂
誤將圖中的L1看作是F1的力臂

(2)交流與評估是科學探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物重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和小峰用同一滑輪組裝置做了三次實驗,測得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重物質(zhì)量
/kg
重物上升距離
/m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 拉力作用點移動距離/m 滑輪組機械
效率
1 0.1 0.1 0.6 0.3
2 0.2 0.1 0.9 0.3 74.1%
3 0.3 0.1 1.1 0.3 90.9%
他倆與其它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交流.請你對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回答下列問題:
①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的機械效率:
55.6%
55.6%
.(取g=10N/kg)
②從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機械效率與物重的定性關系為:
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時,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時,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③請你就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議.(只需提1條)
對于給定的滑輪組,通過增大提起的物重提高效率
對于給定的滑輪組,通過增大提起的物重提高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
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個滑輪組,并將所測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實驗次數(shù) 動滑輪重/N 鉤碼重/N 動力/N 機械效率
1 1 2 1
2 1 4 5/3
3 2 4 2
(1)在表中填上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
(2)根據(jù)實驗
(選填①、②、③、)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物重有關;
(3)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
;
(4)要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應該選用
同一
同一
(填“同一”或“不同”)滑輪組,提升
不同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省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8分)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

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

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個滑輪組,并將所測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1)在表中填上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

(2)根據(jù)實驗_____和_____(選填①、②、③、)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物重有關;

(3)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______;

(4)要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應該選用_______(填“同一”

或“不同”)滑輪組,提升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假設:

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重有關;

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三個滑輪組,并將所測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1)在表中填上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

(2)根據(jù)實驗_____和_____(選填①、②、③、)可知,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與被提物重有關;

(3)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______;

(4)要研究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是否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應該選用_______(填“同一”

或“不同”)滑輪組,提升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