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關于電磁波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電磁波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B.微波爐的金屬外殼能屏蔽電磁波
C.無線電波是電磁波,可見光不是電磁波
D.根據(jù)公式v=λf可以推斷頻率越高的電磁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越大

分析 (1)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其速度是3×108m/s.
(2)微波爐內(nèi)有很強的電磁波,過量的照射對人體有害,微波爐的外殼是金屬殼,爐門的玻璃上有金屬網(wǎng),這樣就能保證電磁波的泄漏量不會超過允許值;
(3)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
(4)電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是c=λf.

解答 解:A、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
B、電磁波可以通過金屬以外的物體進行傳播,金屬則會屏蔽電磁波.所以,微波爐的金屬外殼能屏蔽電磁波,故B正確;
C、無線電波和可見光都是電磁波,故C錯誤;
D、電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根據(jù)公式v=λf可以推斷頻率越高的電磁波,波長越短,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的有關電磁波的一些基本知識,是一道基礎題.當電磁波遇到金屬物體,金屬是導體,會破壞電場的形成,也就無法形成磁場,從而截斷了電磁波的繼續(xù)傳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為了測量一元硬幣的密度,小華同學設計的實驗步驟是: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1,把10枚硬幣浸沒在量筒內(nèi)的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2
B.用天平測出的10枚硬幣的質(zhì)量m
C.計算出礦石的密度ρ

(1)你認為以上操作的合理順序應是BAC.(填字母序號) 硬幣密度的表達式:ρ硬幣=$\frac{m}{{V}_{2}-{V}_{1}}$.
(2)“適量的水”的含義是水要浸沒硬幣且硬幣放入后不能超過量筒的量程.
(3)如圖是小軍在測質(zhì)量過程中錯誤的操作是用手拿砝碼、物體和砝碼位置放反了.
(4)天平平衡時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圖(乙)是10枚硬幣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況.由測量可得10枚硬幣質(zhì)量為64g,10枚硬幣的體積為8mL,請說出選擇10枚硬幣而不是1枚硬幣的理由由于一枚硬幣的質(zhì)量和體積很小,不便于直接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A車長為200m,速度是30m/s,B車長300m,速度為20m/s,求兩車超車和錯車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8.5A=8500mA、30000 μA=30mA、300kV=3×105V=3×108m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小亮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某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安裝實驗器材時,小亮應按照自下而上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實驗中,用燒杯中的熱水加熱試管中固體物質(zhì),好處是使試管中的物質(zhì)受熱均勻.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該物質(zhì)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可知,當加熱到8min 末,試管中物質(zhì)所處的物態(tài)是固液共存態(tài),該物質(zhì)為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該晶體的熔點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小軍姐弟倆為媽媽慶祝母親節(jié),他們已用電飯鍋做飯、電磁爐蒸魚、開著油煙機炒菜,剛啟動烤箱烤雞時,家里的空氣開關“跳閘”了,原因可能是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小軍暫不使用烤箱,在手濕的情況下重新合上空氣開關(繼續(xù)炒菜),這個做法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安全用電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人們把紅、綠、藍 三種顏色叫做顏料的三原色,如圖所示,三種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陰影部分),可以形成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登月飛船脫離地球引力后關閉所有發(fā)動機,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由于慣性仍可繼續(xù)飛行,奔向月球,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在接近月球時,向前噴氣使飛船受到向后的力而減速,這說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當圓柱體底部從接觸水面前一瞬間到進入水中A處過程中,下列選項中能表示容器底受到的壓強與圓柱體進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