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終未能尋到其落水的劍.是因為船相對于河岸是 的,而落水的劍相對于河岸是 的.

【答案】運動;靜止

【解析】

試題分析: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解:以河岸為參照物,船與河岸之間的位置關系發(fā)生了變化,船是運動的;

而劍與河岸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劍是靜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終沒能尋到劍.

故答案為:運動;靜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某同學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阻R1的阻值(約9Ω左右),電源選用兩節(jié)干電池。

(1)按圖甲電路,將圖乙中電流表正確連入電路(要求導線不交叉)。

(2)該同學檢查電路連接正確,他閉合開關,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總為3V不變,你認為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他將滑片P向右滑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當P滑到某一位置時,兩表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R1=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疊的白色硬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M上.

(1)在實驗中使用白色硬紙板目的是能顯示 ,也能方便地測量

(2)以法線ON為軸線,將白色硬紙板的B面繞法線ON向后旋轉(zhuǎn),此時在B面看不到反射光線,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騎自行車在公路上行駛,當天雖無風,但小紅騎在車上覺得刮了西風,以小紅為參照物,空氣是向 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紅向 行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所示是檢測某一傳感器的電路圖,這種傳感器上標有6V、1.8W的字樣(該傳感器可看作一個純電阻電器),滑動變阻器上標有10Ω、1A的字樣,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電壓表的量程為0~3V。求:

(1)這種傳感器的電阻R0是多少?

(2)如果在ab之間所加的恒定電壓為6V、試分析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阻值為R0的傳感器兩端的電壓變化范圍。

(3)根據(jù)技術資料可知,如果測得該傳感器的實際電阻與第(1)問中R0的值(稱為額定值)偏差大于1Ω,則該傳感器就不能正常使用。實際檢測時,將一個電壓恒定的電源加在圖a、b之間,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1的阻值,改變電路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檢測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數(shù)

電流表示數(shù)/A

電壓表示數(shù)/V

第1次

0.18

1.68

第2次

0.22

0.90

通過計算分析,你認為這個傳感器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此時在a、b之間所加電源的電壓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幾種估測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 手指甲寬度約為1nm

B. 洗澡水的適宜溫度約為80℃

C. 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

D. 我國家庭用電的頻率為5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超聲“碎石”是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

B. 中考期間,學校路段禁止汽車鳴笛,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D. 聲控開關是利用聲音的音色來控制電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軍同學學了物態(tài)變化一章的知識后,做了如下實驗:他把酒精反復涂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發(fā)現(xiàn)溫度計的讀數(shù)變 (選填),這是因為酒精在 時要吸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面上,再把一張硬紙板豎直放在平面鏡上.

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1)實驗時,應將激光筆發(fā)出的光緊貼 射向 .(選填:平面鏡,硬紙板)

(2)實驗時,常把硬紙板A或硬紙板B沿ON轉(zhuǎn)動一個角度使兩個硬紙板不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這樣做是為了探究

(3)實驗過程中改變?nèi)肷涔饩的方向多做幾次實驗,并記錄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結論:光反射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